《馥香记》第48章


谌欤钪釉谰鸵蛲榍镨桓镏埃锩氨踊づ浮薄@钪釉劳蠢⒆约荷绷饲镨彰判豢停烁胁灰选?907年9月23日,李钟岳自缢身亡,终年58岁。这时,距秋瑾被害仅隔68天。因此,有同情秋女侠的李钟岳主持行刑,所谓“被剥去了上衣,露出乳房”之类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且对秋瑾女侠多有冒犯,故在此辩明,以免秋瑾女侠因这些不实之言而蒙羞。 
秋瑾女侠死后,她的尸体先由善堂草草成殓,后来她的好友吴芝瑛将她迁到西湖岳王坟侧,后来清政府加以干涉,墓又移走。两年后又移到湖南和王廷钧合葬。秋瑾女侠死时,王廷钧也很难过。《子芳先生夫妇合传》中说王廷钧当时“遭大故,哀伤过度,体渐消瘦,……病延两载,遂不起,年三十岁。”王廷钧在秋瑾女侠死后不久也随之而去了,他要求和秋瑾合葬,于是秋瑾的墓就又移到了湖南。辛亥革命成功后,秋瑾的墓又迁回杭州西湖畔,文革期间被毁,1981年10月,秋瑾墓又迁回西湖孤山西南麓。所谓“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秋瑾女侠像岳飞、于谦等一样永远值得人们凭吊。秋瑾女侠的儿子王沅德建国后做文史馆职员,一生比较平淡,可能是随他父亲的性格。而秋女侠的女儿王灿芝倒有几分豪气,颇似乃母,她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不但侠气过人,女子中罕见,而且她的文采也十分出色。秋瑾的诗文多数是旧体形式,秋瑾的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功力不凡。秋瑾不像其他女诗人一样只写关于个人身世或者琐碎情怀的诗,她有首诗《柬徐寄尘》写道: 
祖国沦亡已若斯,家庭苦恋太情痴。只愁转眼瓜分惨,百首空成花蕊词。 
何人慷慨说同仇,谁识当年郭解流?时局如斯危已甚,闺装愿尔换吴钩。 
秋瑾不像花蕊夫人一样只是抱怨男人不行:“更无一个是男儿”,而是以女儿之身怒持吴钩利剑,奋身杀贼除奸,主动担负起救国救亡的责任。 
秋瑾很喜欢刀啊枪啊的,像这首诗就说: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此诗广为人知,可见秋瑾与众不同的豪气,这种豪气不但女子身上少见,明清两代暮气沉沉下的男人们也都软塌塌地,没写过也不敢写这样慷慨激昂的句子。 
秋瑾的诗有的很工整老到,艺术手法也炉火纯青,她这首诗相当不错: 
感怀 
漂泊天涯无限感,有生如此复何欢。伤心铁铸九州错,棘手棋争一着难。 
大好江山供醉梦,催人岁月易温寒。陆沉危局凭谁挽,莫向东风倚断栏。 
即便是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具有一流的水准,像“伤心铁铸九州错,棘手棋争一着难”这样的对句,也是绝佳。秋瑾在诗上的功力似乎比柳亚子之类的著名诗人还略胜一筹。 
像这样极工整出色的律诗秋瑾还写有不少,这首诗(失题,据说是写在一本书的内页中)也不错: 
大好时光一刹过,雄心未遂恨如何?投鞭沧海横断流,倚剑重霄对月磨。 
函谷无泥累铁马,洛阳有泪泣铜驼。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 
诗中所用典故不少,投鞭断流是淝水之战时苻坚说的,这里用来形容秋瑾立志做大事业的气魄,函谷无泥借用《后汉书·隗嚣传》中的典故:“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后来以“丸泥封关”比喻少数兵力也可扼守住险关隘口。此处指起义时机错过,失去了把握胜利关键之处的机会(当时秋瑾策划起义因消息泄露失败),“洛阳有泪泣铜驼”一句,典故出自“铜驼荆棘”:西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来形容亡国残破的衰景。秋瑾此诗中用典不少,但都非常贴切,可见秋瑾女侠文学上的功力是相当深的。 
秋瑾的词,也写得相当好,上面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就相当不错,另外,这首词也广为人知: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是啊,“休言女子非英物”,秋瑾女侠用她的热血写下了这铮然有声的诗句,她不但是才女,也是一位让我们无比崇敬的女英雄。 
秋瑾女侠是本书中我们唯一知道她具体相貌的才女,大家可能都看过秋瑾的那张照片,她身穿和服,手拿一柄利刃。她的相貌是很清丽端庄的,应该说是极美。但她的眼神中射出一缕寒光,一如她手中同样锐利的刀锋。她仿佛在冷眼审视着千千万万如我庸碌之人,想一想我们,真正舍已为人、忧国忧民又有几人?每天不都是在为自己的名利奔波,所以我不敢久视秋瑾女侠的照片,在她剑一样的目光下,我自感庸俗渺小,汗颜无地。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