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第18章


“伤脑筋啊。”不知过了多久,刘禹扔下手里的东西,抚着额头站着身,窗外,雷声隆隆,一场大雨蓄势待发。
令人绝望的年代,蒙古大军的推进如催枯拉朽一般势不可挡,史书上充斥着诸如‘某某畏遁’‘某某以城降’之类的句子。
没有一个地方能坚持超过四个月,半个南中国几乎是传檄而定,最后的小朝廷被赶下了海。
最关键的是没有人才,所谓的“宋末三杰”也不过是忠勇有余,能力平平之辈。
反观对手,忽必烈就不说了,一时雄杰,手下也是能人辈出,就连那宋人降将,反过来攻击旧主也是凶狠异常。
宅男刘禹仰天长叹,自己这种吊丝,除非突然获得太祖那种超能力,短时期内,实在看不出有成功的可能。
可就算是太祖,从图书馆管理员成长为一代天骄也用了好几十年。
“穿越大神啊!赐予我力量吧。”刘禹对着暴雨怒吼,回答他的是一道跃目的闪电。
春节已经临近,坐在回家的动车上,刘禹的脑海里仍然在回想着各种方案。
芜湖,鲁港,再过一个月,避开两淮防线‘浮汉入江’的蒙古军就将和宋军主力展开关键一战。
听着列车员甜美的报站声,刘禹看向窗外,阡陌纵横,高架横江,已经没有一点古战场的影子。
晋陵在望,刘禹背起简单的挎包,随下车人流缓缓走出车站。
整个春节,刘禹都宅在家中陪伴父母,慢慢地,睡眠也恢复了正常,噩梦不时也会有,但已经不像前段时间的那么频繁。
虽然极力掩饰,细心的父母还是觉察出异样,儿子连电话都没往外打一个。
“不是和女朋友闹别扭了吧?”刘母一边嘀咕,一边撺掇刘父去打听。
吃完晚饭,刘父叫上刘禹去散步消食。
晋陵,前临长江,后依太湖,两人走在沿湖路上,远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来,陪我坐坐。”走了一会,刘父找了路边一排石椅坐下。
刘禹坐在一旁,看着天边落日映照在湖面上,金光闪闪,不由心中就是一叹。
“和晚霞吵架了?”刘父拿出一根烟递给他。
刘禹接过来一看,是自己买回家的苏烟金沙,100块一包,他知道父母有钱也舍不得买。
拿出打火机给父亲点上,看着火苗想了想,不知道要怎么回答父亲的话。
“年青人,吵吵闹闹地很正常。”刘父见他不想说,也没勉强。
“爸,你年青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坎吗?”刘禹看着父亲脸上的皱纹问了句。
“要说坎啊,当初娶你妈的时候,你外公家死活不同意算是最大的一个坎了吧。”刘父笑笑说。
“那后来怎么成的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呗。那时候的人都很单纯,就想着两人能在一起,最关键的是你妈的心很坚定。”
“那你这辈子有没有碰上生死攸关的时候?”刘禹吐出一口烟雾,心里很乱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倾吐。
“17…8岁大的时候,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时候也没有学上,凭着一腔热血,坐上卡车就走了。”刘父奇怪地看了刘禹一眼。
“我们去的是贵州山区,虽然没有北大荒那么远,却也是穷乡僻壤,每天干得都是重体力活,开山,修路,炸石,挑土。”
刘父讲的故事很长,里面有友情,爱情,还有恩情。所谓友情自然是指‘一起下过乡’,爱情应该是父亲的初恋,当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开花结果。
恩情则是一个舍己救人的故事,刘父所在的连在一次放炮开山任务中,年轻的连指导员为了掩护他们几个,用身体挡住了哑炮爆炸所飞溅起的石块,自己却壮烈牺牲。
“张指导员才28岁,婚都没结,就这么去了,家中还有一个没成年的小妹。”说到这里,刘父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
看着沉默下来的父亲,刘禹知道他想起了回城时的艰难,可能其中还有那段埋没了的恋情。
“其实吧,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来说,是不幸的,因为国家的动荡。但也是幸运的,因为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每个人都充满理想,而这些是现代这个社会最缺失的东西。”
突然,刘父的声音变得高冗而激昂。
“如果有一天我要做的事是为了让自己不后悔,我应该去做吗?”刘禹问出了想问的话。
“相信你不会做犯法的事,既然这样,那当然要去做。只不过,要注意安全。”刘父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问他想做什么。
谨小慎微了20多年,刘禹决定要冲动一把,就算不成功,至少自己曾经努力过。他看着远处的湖光,目光异常坚毅。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五章 丰乐楼
G7382次动车上,刘禹在闭目养神,脑海里却在回想着整个计划。
好不容易过完了元宵节,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出发了。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有着“天堂”美誉的余杭。
从晋陵到余杭有200多公里,动车需要2小时多一点。虽然离得很近,他却是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
美丽的西子湖畔,尽管气温不高,游人还是很多。刘禹拿着一份地图,走在湖边,微风吹来,垂柳依依。
这是一份南宋临安府古今对比图,是他在网上能找到的最清晰的版本,刘禹需要靠它来寻找一个相对可靠的穿越点。
南宋时期的临安所辖人口超过120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小小的府城内挤进了差不多50万人,想找个不易被人察觉的地点何其难也。
城里不必指望了,城外附近对于两个时代来说都算得上繁华之地。更要命的是,左近的县市也都差不多,苏杭从古至今都是人口繁密的好去处。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刘禹口中喃喃地念叨着地图上标注的西湖十景名字。
“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苏堤春晓,苏堤春晓,苏堤。”有了,这不就是上佳的穿越点嘛。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
后人为了纪念他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此后,明代时期又有所增益,最后形成现在的样子。
关键的一点是它的位置没有变动,最多是宽度有所不同。
走在这条平均宽36米,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上。寒冬刚过,杨柳吐翠,艳桃灼灼。
远处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好一派美不胜收的江南春色。
走了许久,眼看着栖霞山已经遥遥在望了,刘禹来到一株柳树下,放开背包,准备更换装束。
一件暗花青色圆领直裰,一条仿古玉带束住腰身,再吊上一根丝缕结就的玉环佩饰。一顶双结软裹幞头,将巾的两脚系结在头上,另两脚则结于脑后。
再随便穿上一双黑色某宝货手工布鞋,穿戴完毕,拿出一面镜子一看,一个风度翩翩的古代仕子便新鲜出炉了。
不时有三两游人从旁边经过,也不以为然,只当是某个汉服爱好者在玩自拍。
刘禹抬头看看天色,落日慢慢西沉,他现在要等待的就是天黑。
又过了一会,四周的灯开始点亮,游人已经不见踪影,刘禹四下看了看,是时候了,他走到堤中央,轻抚手链,一个白色光圈慢慢形成。
刘禹深吸一口气,抬脚就走了进去,不一会,连人带光圈便凭空消失不见了。
“天哪,你看清了么?”一对情侣从黑暗中现身,女的掩口惊呼。
“如果不是我们眼花,那就肯定是在变魔术。”男的目瞪口呆。
“不可能,我明明看见了一个光环,难道有鬼?”不得不说,女人的想像力要更丰富些。
“赶快走吧,真邪门。”男的理智地拉着女人离开,女人仍然回头望向那片空地,那上面明明什么也没有。
刘禹下意识地抱住一棵树干,他穿过来的时候摇摇晃晃地站不稳,差一点儿就摔进湖里。
“见鬼。”定睛一看,居然是堤边,这误差,会要命的。
走到路中间站定,拍了拍扑通扑通直跳的小心肝,差点儿自己就要荣登最悲催穿越者的榜首了。
13世纪的西湖,空气中带着花香,刘禹猛地吸了一口,好闻。还好,虽然不像后世那般灯光灿烂,但也绝不是漆黑一片。
远处湖边,仍有点点红光,而湖面上,几艘画舫缓慢航行着,桅杆上挂着一串串的灯笼,丝竹之声随风传来。
脚下的土地有些软,完全没有水泥地那种硬邦邦的感觉,还好没有下雨,否则肯定是泥泞一片。
顺着路走着,刘禹还是有点担心,害怕从哪个黑暗穿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