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光》第13章


斯美对父亲的怀念。然而,文末那由于转寄多次表蒙子已被弄碎的表,显然超越了这一意义。 
它既是爱斯美的心,也是“我”的心。 
爱斯美姐弟把对父亲的怀念转移到对“我”的想念上,虽然“我”只是一个陌生的士兵。但那表,也就是说,爱斯美的心,详细记录了他们在1944年4月30日下午3点45分到4点15分之间共度的时光。可由于战争辗转,苦难中的姐弟没有收到“我”的片言半语,表也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小说的2/3,即那漫长而又短暂的回忆。 
文末,无论是人们的心还是美好的回忆都在现实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他没有勇气上好弦看个究竟。”却又“感到一种近乎心醉神迷般的感觉。”“x军士”,这战后的“我”,无法正视回忆的破碎却又深深沉溺其中。而他在被战争剥夺殆尽后,能献给爱斯美的,惟有回忆。 
奇怪的是,小说与其内涵相反,竟采用一种轻快幽默的节奏。这纯粹是salinger的独创,也是作家在技巧上的生命力所在。这正如梵高对高更所说:“促使庄稼向上长的田地,在深谷中奔流的水,葡萄的汁液和仿佛从一个男人身上流过的他的一生,这一切都是一回事,是同一种东西。生活中唯一的一致就在于节奏的一致。”不过梵高所表现的是痛苦的坚硬内核以及生命有力的喷薄,而salinger则侧重于表现由痛苦引起的外在情感变化及生命趋于静止时的悲哀。因为相应的,采用了他独有的,同时也是与万物一致的节奏。 
文章多处设喻。如“那女孩用手指拈去了小男孩的帽子,就好像那是个实验室里的标本似的。”又如“他趴在桌子上,从头到脚都感到疼痛,好像所有的痛苦都相互关联着。他好像是一棵圣诞树,只要有一个灯泡出现故障,它上面所有的灯和电线都会跟着出问题。”这些绝妙的比喻无疑增强了其节奏的感染力。 
整篇小说浸润了一种微妙的湿湿的气氛。很像汪曾祺面对雨后满架木香花的心情。“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人在存在和消失之间的孤独地带。然而,木香是种怎样的花呢? 
《secret history》中说:“美是恐怖的。”《献给爱斯美的故事》的美正是自生命的点滴残酷中冉冉升起。 
罗林对梵高说:“随着岁月的流逝,上帝似乎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相信了。上帝还存在于你画的那片麦田或蒙特梅哲山的黄昏中……然而……”同样,上帝也存在于《献给爱斯美的故事》里,但他不是那个威严或慈悲的神袛,而是人类对年轻岁月的记忆。就算写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是离开了人世,这个动人的故事还会继续活着。 
“那些黑鸟充满空中,遮暗了太阳,用厚厚的夜幕把vincent盖住,顺着他的头发,他的眼睛,他的鼻子和他的嘴,把他埋没在拍打着翅膀聚积而成的一团不透气的黑色浓云中。”在这凄美的景象中,梵高完成了他自杀前的最后一幅杰作《麦田上的乌鸦》。“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然而《麦田上的乌鸦》正是梵高对人生的告别,就像《black bird》是the beatles对人间的落泪,而《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也正是salinger的告别。 
告别,就是对自己灵魂的另一半说再见。 
它不仅可以画出来,唱出来,还可以写出来。 
看四十三次日落的那天一定是很悲伤的,自然界的黄昏与生命的黄昏何其相似!而《献给爱斯美的故事》正像夕阳淡淡的光辉洒在生命的伤口上,它只持续了短短三十分钟。 
然而记得那个常被引用的句子吧。 
“有些心情你永远不会懂,只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生命中的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就很可能错过了一生了。
..
第二性
生小 说+网
1949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在法国出版时,在社会上引起两种极端的反应。“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波伏娃在书中提出这个著名的观点,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性硬安在她们头上,用来限制她们的自由的——震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教皇。梵蒂冈把它列为禁书,而女性主义者则奉为至宝。书在法国上架第一周就卖出2万本,完全超出了一本哲学著作的预期的销量,迄今,它的法文版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册,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与德文版的销量也以数百万计。
到90年代,这部书传到我国的时候,时间已证明它是“女性主义的奠基石”,这样的评价把这本书捧到一定的高度,也很容易把一般读者吓着。然而不像它的名字,有时感觉像是看《国家地理》杂志,有很多生动且活泼的内容。波伏娃首先从动物的性生活讲起,从蜜蜂和鱼讲到哺乳动物和人类,讲到男女先天性的差异——“女人的甲状腺比男人发达,内分泌紊乱影响了交感神经系统,所以神经与肌肉的控制会失常,这种不稳定性与缺乏控制,构成了女人唯情论的基础。”
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是它的理论框架。从生物学常识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从游牧民族的女人到母系社会、父权社会的女人,再到18世纪贵族社交圈,大革命后至她写作本书时女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还有文学作品中男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在第二卷中,她描述女人是怎样从女孩变为女人,怎样历验各种不同的处境(婚姻、母亲、社交、妓女、中老年),在这些处境中受到怎样的局限,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解放。
如果这本书仅仅是讲“女人的秘密”的话,可能喜欢的人还会更多一些。然而这其中蕴涵着一条清晰逻辑,所有的论据都指向那个名副其实的书名。前面提到,生理性因素导致女人缺乏稳定性和控制力,以致她们对世界的把握能力比较有限。波伏娃后面便讲,这个所谓的生物学弱点是按照男性的价值观呈现的,如果不是男性想驾驭世界,那么“把握能力”的概念就毫无意义。就这样逐渐深入,波伏娃最终完成了她写作本书的任务——发现女性为什么会成为弱于男性的第二性。女人的本性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是怎样受影响的,人类是怎样对待人类女性的。
很多时候,波伏娃采用了存在主义的立场,就是从人的生存的角度探讨问题。她从女性内部分析女人的角色,有学者评价说是最没有遮掩、最无畏的描述。问题在于,她采纳了一种近似男人(而非她自己的性别)的态度看待女性这个角色。在自序中,波伏娃讲到一个例子,她很介意别人说她:“你这么想是因为你是个女人。”她自卫的方式是回击对方:“我这么想是因为这是事实本身。”然而她自己也提到,男性在这个世界上,既相当于阳性也相当于中性(比如人们通常用“man”来泛指一般人)。那么,所谓事实的标准正是由男性制定的。她的语调冷静,甚至显得有些苛刻,谈论女人的口吻,很多时候,看上去好像一个居高临下的男人。而真正的男人是不可能这样谈论女人的,这件事可以这么来解释,波伏娃把女性的地位比做黑人,那么在文明社会,除了黑人自己,没有哪个白人公然敢说他们坏话,那就是他人品有问题了。一场巨大的感情波折还有周围女性朋友所忍受的情感痛苦,成了她写作本书的初衷。也是,正享受家庭幸福的女人都在家偷着乐呢,大概也体会不到“生为女人”的委屈吧。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倾向不是与生俱来,在《回忆少女时代》中,她曾提到过对“另一半”的憧憬:“我们共同攀登高峰,我的丈夫比我稍稍敏捷,强壮一些,他常常要助我一臂之力,与我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贪心,不太慷慨的女孩,我愿意得到,不愿给予。如果对方不如我,需要我拖着他,我会非常不耐烦。如果遇上这样的人,不如过单身生活,不要结婚。我最重要的事业是拥有世界,我的婚姻生活应该有助于而不是有碍于这个事业。命中注定能成为我丈夫的人,不能是有别于我的一类人,既不比我差,也不超出我许多,他保证我很好的生活,但不剥夺我的自主权。”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