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第327章


之,如何是好呀?”
高力士默然片刻,继而摇摇头道:“唉,今后究竟如何?老奴也是一派茫然。唯世间万事,终究邪不压正,定有处置之途。太子,老奴衷心以为,以眼前之势,太子以自保为要,凡事仍需谨慎而行。”
李亨多年来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当然明白高力士相劝的深意。且高力士如此说话,其实担当着莫大的风险,那一刻,李亨心中的感激之情再度涌出,眼眶中也油然有了温润之意。
杨国忠眼见自己难以扳倒安禄山,且安禄山入京之后似乎皇帝的宠遇又加深了一层,自己再也不敢在皇帝面前直接添言,心中的怒火就日甚一日。
“奶奶的,我不相信安禄山不谋反!哼,圣上坚决不信,难道安禄山兴兵作乱时,圣上还对他宠遇有加吗?”杨国忠这日单独与鲜于仲通面对时,忽然破口大骂。
此时杨国忠的思虑甚为简单:皇帝不相信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如今安禄山在范阳厉兵秣马,终有出兵攻掠的时候,皇帝见此情景,当知自己当初的建言为实。
鲜于仲通道:“是啊,安禄山反心毕露,听说数日前太子还到圣上面前劝谏,奈何圣上坚决不信呢?”
“哼,圣上不信?也罢,就让安禄山加速谋反吧!”
“加速谋反?莫非杨大人有良策吗?”
“嗯,我这些日子想了两法,今日就与鲜于兄商议一番。”
杨国忠知道安禄山在京中眼线甚多,就派其门客何盈暗查这些眼线到底为何人。何盈不辱使命,很快向杨国忠禀报道,安禄山以其京中亲仁坊的豪宅为据点,派刘骆谷在京中主持,其手下又有李超、安岱、李方来、王岷等人,他们或四处打探,或与吉温等人来往密切,将京中情报源源不断地输往范阳。
杨国忠向鲜于仲通详述了这些人的举动,然后愤愤地说道:“鲜于兄,安禄山应当专心戍边才是,他为何刻意在京中遍植眼线?分明有谋反之心嘛!”鲜于仲通也知安禄山必将谋反,遂沉吟道:“杨大人意欲何为呢?”
“嗯,这第一个计策,就需鲜于兄来主持了。你可发兵将安禄山之宅团团围困,然后将那一干人一鼓作气而擒之,他们入了狱中如何说话,就看鲜于兄的手段了。”
鲜于仲通知道,杨国忠又想兴起一场狱事。将安禄山的这帮辖下拘入狱中,然后屈打成招,让他们指认安禄山谋反,非为难事。鲜于仲通毕竟老成,深知此事重大,遂说道:“请杨大人放心,事儿定会做得很妥当。只是下官担心,万一安禄山被激后果然反叛,朝廷能将之平复吗?”鲜于仲通此前率领剑南军往征南诏连输两阵,新近李宓往征又全军覆没,他此时心有余悸。
杨国忠道:“哼,我正盼着他反呢。他若不反,我尚无他策。鲜于兄,安禄山谋反开始,就是他丧亡之日。不说朝廷派兵征剿,就是他统辖的三镇之兵为大唐之师,能够听命安禄山一起叛乱吗?哈哈,说不定安禄山反声未落,那些将士当即将他擒下,就此解入京师呢。”
鲜于仲通心中存疑,然见杨国忠信心满满,就不敢再说。
杨国忠的第二条计策,即是将吉温等与安禄山相善之人皆贬出京城,以此彻底阻塞安禄山在京中的言路。杨国忠办这些事儿可谓手到擒来,第二日即将此事办妥。吉温被贬为合浦太守,罗希姡ё魑盍指Φ钠痛樱庖淮我渤晌猜簧皆诰┲械难巯撸脖槐嵛及蔡亍2还罟叶源硕嘶故怯星鸬模率贾展罟铱梢运忱叭危尴'行至始安尚未就任,就被杨国忠派来的人宣敕废止,始安太守另授他人充任,罗希姡У背』裰卣攘哟顺晌魅恕?br />
鲜于仲通领兵团团围困安禄山之宅,从中搜出了李超等人,并将宅中搜掠一遍。李超等人入狱后连遭酷刑,几个人最后被生生打死,狱卒们最后用他们的死人指头在写就的伏辩上按上了指印。
刘骆谷平时不在安宅中居住,其警惕性颇高,居无定所,由此逃过一劫,他很快得知大变,遂逃出京城,然后昼伏夜行逃归范阳。
太监马承威携带李隆基的玺书前往范阳,安禄山先是托病不见,旬日后方才允许马承威入府宣旨。安禄山此前每逢圣旨来到,必大开中门,焚香洒扫,然后跪伏接旨。马承威此次入府,被人领到安禄山的寝室中,安禄山躺在榻上一动不动,马承威无奈,只好展书宣旨,安禄山听完,仅淡淡地说了一句:“祝圣人安稳。”即令下人将马承威送回寓所。
是时马承威在京中多闻安禄山欲反,他待在寓所里无法动弹,心中恐惧万分,就日日请求返京。数日后,安禄山同意马承威离开。马承威就如脱钩之鱼,快速返回了京城,他面见李隆基详述传旨过程,话未说完已泪流满面,最后说道:“臣几不得生还。”
李隆基闻言斥道:“安卿有病,如何能尽全礼?你自己吓自己,现在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
又过了数日,安禄山向李隆基上了一道奏书。原来安禄山得知京宅被围,数名门客惨死,遂罗列杨国忠二十大罪,如此向李隆基反诉。
杨国忠此前已将那些死人的伏辩交予李隆基,李隆基阅之大怒,当场骂道:“哼,人都打死了,又哪儿来的伏辩,岂不是死无对证?朕早就说过,安禄山忠心昭如日月,不可相疑,奈何你一味不听,莫非想将安禄山逼到绝路上吗?哦,对了,京兆牢狱的那一帮人趁早赶走,他们妄用刑具,正是酷吏手段,再好的人儿经过他们折腾,皆成有罪之人。”
杨国忠想不到李隆基竟然如此这般反应,吓得不敢吭声。
李隆基现在见到安禄山的来书,暗思这对将相互相指斥,已然水火不容了,心中就矛盾万分:一边是戍守边境的得力猛将,一边是统领全国的丞相,都是不可割舍之人啊!李隆基在那里默思良久,终究无法取舍,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将杨国忠唤来斥责一番,继而认为此事的罪魁祸首为鲜于仲通,就将鲜于仲通贬为零陵太守,以平安禄山之愤。
杨国忠数番与安禄山交手,不料又败一阵,且此次还连带着将鲜于仲通贬至边远之地,心中的懊恼又加深了一分。
时辰进入了十月,大队人马又复入华清宫。君臣妃嫔或浴温汤、或观歌舞,一派悠然闲适的景象。李隆基身处温柔之乡里,有时偶然想起安禄山应该奉旨到来了,然过了月余,安禄山依然无影无踪。
安禄山上次如摆脱金钩而去,怎么会再来体验一遍恐惧呢?此时范阳冰天雪地,安禄山已然完成了诸般准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即将开始了。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八,范阳中军帐中
自八月开始,河东镇与平卢镇奉令调来八万人,加上范阳镇的七万兵,共十五万人,他们屯于雄武城之西,日日操练不已,且每隔五日,就要大飨士卒一回。将士们知道,看眼前情势,眼见要有一场大战事,然接连练兵到了十月,安大使依然没有出征的号令。他们私下议论,只好猜度不已。
这日五品以上官秩者皆来集合,中军帐中无论如何放不下,从三品以下者只好排列在中军帐外。辰牌三刻,安禄山那胖大的身躯在高尚等人的簇拥下入了中军帐。
众人知道,经过多日来的练兵,眼下肯定会有出征的方向了。
安禄山将胖大的身子塞入座中,然后沉声说道:“奉事官胡逸昨日自京城来,带来了圣上的密旨。杨国忠大逆不道,如今上欺圣上,下凌百官,已现凶逆之象。奉密旨,遣禄山将随手兵入朝来,以平祸乱。”
众将恍然大悟,原来此次大张旗鼓练兵,为的是入京“清君侧”。然个中也有数个心思灵动者暗自想道:胡逸昨日方带来皇帝的密旨,大军却在八月就开始集结,莫非安大使未卜先知,早早就知道杨国忠要兴乱吗?安禄山道:“大军定于明日在蓟城南门外大阅誓众。大军南征后,由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云中。”
这三人闻唤,当即出列接令。
安禄山道:“此三地为我根本,又是众将士家属所居,你们三人须谨守本分,把这些地方守好了。”
贾循等三人急忙躬身接令。
安禄山又唤出云麾将军何千年、归德将军高邈道:“你们二人即日选出精骑二百,今日就赴太原,可以献射生手的名义经驿所行走,明日将太原留守杨光擒拿。你们得手之后,即可撤离太原到云中,与高秀岩会合。”
二将又躬身接令。
此计系高尚所献。若何千年能将太原留守生擒,此讯息能够很快传至长安,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