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与哲学家》第61章


涤懈嗟亩骶筒⒉恢匾R桓龇鸾淌导呷衔骸耙桓龆寐阌谧约核涤械亩鞯娜耍褪窃谧约旱恼菩睦镉涤辛艘环莶聘弧!辈宦悴诮嘤嗍挛锸游夭豢缮偈挛锏南肮摺U庵挚创挛锏姆椒ú唤霰辉擞迷诓聘簧希贡辉擞迷谑媸省⒖炖趾汀拔抻玫闹丁鄙稀H嗣怯涝恫挥Φ备械窖嶙愕奈┮皇挛锸侨鲜叮蝗嗣怯涝恫挥Φ比衔愎坏呐Γ俏怂司竦慕胶蜕频氖迪侄鞯呐Α!?br /> 让—弗朗索瓦——我想通过引用西奥朗这位我很喜爱的作家的话来作结论,因为他清楚展现了佛教是如何经常地在西方作家的作品中成为参照或忧虑。这是他为一部《法国文学肖像描写选》写的前言中的一段文字。在这篇前言中他被要求谈论一些法国的道德家,谈论拉罗什福科、尚福尔等,当然也谈论一些肖像画家,后者通过著名人物的肖像,描绘了人类本质中的怪癖。西奥朗在将帕斯卡尔排除在道德家之外并置于他们之上时,有一句美好的表述,他非常恰当地说:“道德家们和肖像画家们描绘我们的各种不幸,而帕斯卡尔则描绘我们的弱点。”紧接着,他便开始参照佛教,这是令人惊讶的。这些便是他插在这篇为法国古典文学而写的文章中的几行字:“当死亡之神魔(Mara)试图以诱惑和威胁将世界帝国从佛陀那里夺去时,佛陀为了使他混乱,并使他偏离自己的企图,问了他许多话,其中一句是说:你是不是由于知识而感到痛苦?”西奥朗接着写道,“这句问话,魔不能回答,当人们想要衡量一个精神的准确价值时,人们会永远用到这句问话。”关于这段引述,你的解释如何? 
马蒂厄——魔是自我的人格化,因为“魔鬼”(Demon)不是别的东西,只是对于被当成本身存在的实体的“我”的眷恋。当佛陀于黄昏时坐在菩提树下,就要达到完美认识也就是觉醒时,他发誓只要还没有撕破无知的所有伪装就不站起来。魔,也就是自我,首先企图将怀疑灌输到他的心中,问他道:“你有什么权利想要达到觉醒?”对此佛陀回答说:“我的权利建立在我通过多次的生命而获得的认识上;我以大地为见证。”据说,大地在这时颤动。然后魔试图诱惑未来的佛陀,派遣他非常美丽的女儿们,也就是各种欲望的象征,以努力使他从他最后的沉思中分心。但是佛陀已经完全摆脱了所有的贪欲,于是,魔的女儿们就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担。魔随后又企图在佛陀心中激发起仇恨。他使许多魔怪的幻象和射着火箭、发出辱骂叫喊的可怕的武器显现。据说,哪怕最微小的仇恨思想在佛陀的精神中升起,他就会被这些武器射穿,那样一来,自我就将战胜认识。然而佛陀只是爱与同情,武器都变成了花雨,辱骂变成了颂歌。清晨,当无知的最后的那些碎片崩溃时,佛陀完全实现了人身和万事万物的非实在性。他明白现象世界是通过相互依存作用而表现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固有地、持久地存在的。 
让—弗朗索瓦——可是,在西奥朗的引述中,最令我震动的,则是他提醒西方说认识是痛苦,或者说认识无论如何只能通过痛苦来获得。并且正是在接受这个事实的条件下,人们衡量一种精神的价值。在我看来,这对西方人是一个有益的提醒,因为西方人越来越认为,人从一开始就能够消除痛苦,一切都通过对话、交流、批评而在欢乐中进行,并且尤其认为教育和学习也都能够毫无努力和痛苦地进行。 
马蒂厄——人们正是这样描述精神道路的。俗世的快乐刚一接触时是非常诱人的。它们诱人享乐,它们看起来非常甜美,而且很容易投身于其中。它们一开始带来一种短暂的表面的满足,但是人们渐渐地发现它们并不实现它们的许诺,并且最终成为痛苦的幻象破灭。而精神追求就正好相反。在开始时,它是艰苦的:必须对自身作出努力——必须面对西奥朗所说的“认识的痛苦”,或者是“苦行的严厉”。但是,随着人们坚持这个内心改造的过程,人们会看到出现一种智慧、一种宁静、一种幸福,它们浸润了存在者的全身,而且与前面的那些快乐不同,它们不可能被外在环境所伤害。根据一句格言:“在精神实践中,困难在一开始出现,而在俗世的事务中,困难在结束时出现。”也可以说:“开始时什么也不来,中间时什么也不留,结束时什么也不离开。”我要补充说,这种为认识获取的过程所必需的勤奋,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痛苦”,我们将它定义为“以努力的形式流出的快乐”。 
和尚问哲学家
马蒂厄——你常说:如果佛教的目的是揭穿自我的“骗局”,并且这个自我根本没有真实的存在,则行动又有什么用?那么,假如行动了,又是“谁”对行为负责?事实上,即使“人身”的概念不含有任何真实的实体,任何行动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个结果。但是现代物理学也将我们还原为一些基本粒子,如著名的“夸克”(quarks)。因此也轮到我可以向你提出这个问题:“既然我们不过是由一些粒子构成的,而粒子显然不含有我们个体性的任何痕迹,那么,在你看来,行动有什么用?思想、爱、为幸福和痛苦而担心,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夸克们在受苦!” 
让—弗朗索瓦——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推论,即使在西方,在某些哲学理论中也是如此。如果你以结构主义那样的一种学说为例,这差不多就是一回事了。结构主义也是一种对存在主义的反动,存在主义将一切都集中在个体的自由与个人选择上,集中在他的最终责任上。结构主义则说:不!人本身并不存在,他被一些通过他而起作用的结构所纵横贯穿着。 
马蒂厄——他们所称的结构是什么? 
让—弗朗索瓦——啊……既然这是些哲学家,他们对此的定义就很不明确!总体上不妨说,这是各种由规律构成或者是可构成规律的实体,而规律则能够造成有条理的行为表现。我们在伊壁鸠鲁的理论中也找得到这样的反论:他说,我们由原子组合而成,我们所称的心灵不过是组合起来的原子而已。因此,我们不必认真对待我们的感受,如痛苦、欲望、恐惧。那种意在将现象与一种背景(arriere-plan)、一种世界背后之物(arriere monde)——即惟一的真实之物——相对立的论证,是一个古老的反论。但对此人们总是回答说,尽管如此,存在者依然在已有经验的层面上,感受到某些感觉和某些经验,这些对于他是惟一具体的真实性。 
马蒂厄——这正是佛教所说的:尽管痛苦是虚幻的,它也被当作痛苦而感觉到了,因而,消除痛苦就是合理的和符合愿望的。我不理解人们对佛教的批评,他们说:我们认为这个“我”代表了我们生命的一个恒量(constante),是一个经历了生命的种种变化而依然生存着的实体,如果这个自我是虚幻的,为什么还要关心幸福…… 
让—弗朗索瓦——那么,我来向你解释!请设想一块岩石落在你的房子上,砸坏了你的房子,还杀害了你家的一些人。你喊市镇服务部门、喊医生,请求帮助,而人们派一个地质学家到现场来,他对你说:“听着!发生的事情是完全正常的……您知道,地球在发展变化着,不断地有着一些地层运动,有着一些相互碰撞的板块……没有任何不正常的事。”如果我将自己置于几百万年时间的范围内——也就是一个受尊重的地质学家看得极小的一段时间里——这是对的。可是这两位主角谈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现象!从一方面看,那位无动于衷的地质学家是对的。而从另一方面看,尽管如此,那房子和家庭刚刚被砸毁的可怜的人依然是在个人感觉上遭遇了悲剧。这两种接近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取代另一种。人们通过气象学、风、高空大气等因素合理地解释人被台风卷走这一事实,并不就消除了在常受旋风袭击的地带居住所不可避免的危险与不幸。我们有两个真实,任何一个都不反驳另一个。这两个经验层面应该被维持在相邻状态,因为它们两者都是真实的。 
马蒂厄——你是不是赞同这句话:当佛教肯定说,如果自我只是一个丧失了真实存在的傀儡实体,毫无任何理由在这样的肯定中看到一种对行动、对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与痛苦无动于衷的表现? 
让—弗朗索瓦——这一派别所有智慧的共同思想似乎可以大致这样概述:我对于事物的发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