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姬(完结)》第79章


伍子曦对苏定山是敬仰多过交往。他入朝为官的时候,苏定山已经不怎么公开发表意见了,可以前那些数也数不清的功绩放在那里,以及宣帝对其的重视态度,还有门生天下的显赫,是谁也不能将其忽略的。
苏定山看起来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看东西却是极快,一目十行的扫过那些记录,末了,略带深思的看了伍子曦一眼。
只是这一眼,伍子曦便明了,想在这位老大人面前玩花花,怕是没那么简单。这还是头一次伍子曦这么近距离的跟苏定山商议同一件事情,小心之余,伍子曦竟是感觉到自己有些兴奋。
却听几声咳嗽,苏定山开口道:“皇上,朔北历来为驻兵重地,加起来约有二十万之多,陇右大都督府又为重中之重,二十万中六成在此。按祖宗历法,每五年换兵刃武器一次,遇大战由兵部另行造册。七年间竟领了十次之多,此事已非比寻常,更何况这些官制兵器还并未送到我大彝士兵手中,而是流于外族。皇上,若此时发生战事,大彝堪忧。”
伍子曦不敢说的话,苏定山敢说。伍子曦说出来不妥的话,苏定山说了刚好。
宣帝何尝不知其中厉害,所以当初接到黑匦投书时,思来想去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却不料季连瑞刚被押解京城,就死在了大牢里。
“老师怎么看季连瑞之死?”
苏定山曾为帝师,可宣帝已有十多年未喊过这声“老师”了。
苏定山有御前不跪,御前可坐之殊荣,从踏进承晖殿的那一刻,就有人给他安排好了软凳。他也无丝毫推托之意,坐的异常安稳。此时听到宣帝问起,却是端起手边的参茶,眼神飘向伍子曦,问到:“伍大人觉得呢?”
伍子曦拱手道了一礼,甚是谦虚的模样,说:“下官不敢妄言。”心里却嘀咕,这怎么问到自己头上来了,难不成这位老大人意有所指?
却见苏定山慢条斯理的饮了口茶,又说:“大人少年英才,即能收集来这些,想必心中已有腹案,皇上信任大人,但说又有何妨?老臣久不问政事,倒是真要琢磨琢磨。”
伍子曦在心底咕哝一声“老狐狸”,面上却是不动分毫,继续说:“大人过誉了,下官只是不敢有辱皇上使命,如何决断还请大人和皇上定夺。”
苏定山淡淡一笑,虽然他与伍子曦接触不多,可不代表他真的什么都不清楚。更何况,他还是伍子曦的大宾呢。比之弱冠时的风采,倒是内敛了不少。他希望有些尘封的往事,可以永远消逝,可自从伍子曦的名声开始响誉京城,他便有种预感,二十年的太平日子要结束了。不过,未出的事情,他便做毫不知情,就事论事。
“皇上,臣以为季连瑞之死要查,丢了的武器也要查键,但最重要的是,朔北该换一批人了。”
伍子曦心中微惊,果然是两朝重臣啊!换了任何一个旁人,说这番话前都会斟酌再斟酌,即便是说也会婉转谨慎。唯独苏定山如此干脆果断。
宣帝长叹一口气,面露犹豫。
季连瑞的死,显然是有一方沉不住气私下里动手脚,无论是谁,宣帝要查,更要给他们个教训。流出去的武器,更要查,可惜追回来的可能不大,重点考虑的该是防范问题。而所有的问题归结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可若是如此,势必在朔北,乃至整个大彝都发生撼天动地的影响。
苏定山看出宣帝的犹豫,声音平静无波的说:“文帝二十年,征甘毕,时天降大雨,陷密林三日,粮草告急。文帝下令斩五千残兵,方保粮草之需。后得胜还朝,文帝为五千残兵正名,立忠义祠,颁罪己诏。后人多评文帝毒辣,又欺瞒世人。皇上,可记得当初自己所注评论?”
这段史实历来是争议颇多的一节,文帝一生四方征战,方有了大彝如今威仪八方的版图和地位,可其中几次手段之毒辣,也成了其伟业中的败笔,遭后人议论。
伍子曦也曾读过这段历史,说实话,以帝王之学来说,文帝是个出色的皇帝,绝对的功大于过。他相信,宣帝肯定也是同样认为。
果然,宣帝刚才那些犹豫,被苏定山的问题全然打散。不需要回忆,他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回答。
“成大事者有舍方有得。”
苏定山会心一笑,宣帝已知取舍,不需多言。
另一边的伍子曦暗自感叹,不愧为帝师,三言两语便能晓之以理。不过,如此一来倒是省了他不少工夫。打定了主意,又上前一步,说:“皇上,微臣还有一事。”
“何事?”大概宣帝正想着那件麻烦事,眉头始终未曾舒展,像是随口一问。
“工部尚书一职空缺至今,而眼下之事少不得从工部入手,臣肯定皇上早日选定尚书人选。”
季连瑞的事是个导火索,即便没有死,有些事也会爆发出来。而他死了,原以为会多走些弯路的,却恰恰相反,反倒越发的顺利起来。
当初华彬辞归故里时,宣帝留了工部尚书的空缺,众人纷纷揣测其用意,可时间久了,却又逐渐忘记。
伍子曦说完,大方的对上宣帝的目光,宣帝该有的疑虑他很清楚,他也并不打算遮掩。索性摊开来说:“臣此次与袁怀良接触,深感此人乃国之栋梁。现工部侍郎已近颐养之年,除袁怀良外的两名员外郎资质平庸,难当重任,臣以为袁怀良可任工部尚书。”
从安宜县令到工部员外郎,虽然所查级别不多,可一个外放一个京官,已经够让人眼气了。当时若不是情况特殊,怕是袁怀良早不知遭了多少唾沫星子。如果此时再从员外郎直升工部尚书,恐怕朝野又要震动了。
多事之秋啊!
宣帝看伍子曦的眼神深邃起来,他想知道伍子曦要什么。
“听说工部丁侍郎已经递了折子,预备过了年底便告老还乡。不过,唐侍郎还在,也算是工部的老人了,伍大人为何不举荐唐侍郎呢?”
此问为苏定山所问,面上是一种淡然的笑。
伍子曦显然早有答案,不急不缓的回答道:“此次工部查案,臣与工部诸位都有所接触。唐侍郎为人忠厚,却魄力不足,若为副职,则是尽忠职守的好帮手,可若为工部尚书,恐很难服众。袁怀良虽只是工部员外郎,却已有驾驭之势,其间几次二位侍郎拿不定主意,皆由袁怀良定论。”
此话伍子曦说的倒不假。想当初九姬初遇袁怀良时,只觉得呆头书生一个。可不知是不是那时九姬的一番话点醒了,或者是后来王家一案给了他现世教育。总之,伍子曦接触到的可不是那种初出茅庐的书生,处事圆滑,却又不给人讨厌之感。如今的工部,实际上便是他袁怀良说了算的。
宣帝明显一愣,空了工部尚书的位子,却是因为当时并无合适人选。将袁怀良从安宜升上来,也是看重他的才能,想着先磨练个几年,看看情况。可却不曾想他这么快就笼络住人心,颇感意外之余,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总感觉是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做手脚。
不自觉的皱起眉头,说:“朕会考虑此事。季连瑞之死,朕会让刑部去办。不过,少元知道怎么做吧?”
伍子曦挑眉,二话不说的应下来。他一向有身为密探打手的自觉,怎会不晓得该做什么。更何况,他等的就是宣帝这句话啊!
苏定山闭眼假寐,他老了,睡到一半被人吵醒的感觉真是不好。夏天是孩儿脸,说变就变。来的时候还凉风徐徐,这会儿已经听到轰轰雷声了。若是当初没有帮了那人,这孩子又会长成什么性格?他的不说,算不算是纵容呢?
各东西苏家动静大
朝堂上,所有人都以为宣帝对季连瑞的死会大发雷霆,却不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酌刑部办理”,连有人要问怎么个办法,都被宣帝俩字“依法”给堵了回去。
众人面面相觑,这“依法”还有个可大可小呢!再看季连成和宸王,一个看似淡定,一个略显恍惚,却都没有出头言语的意思。又忍不住琢磨,难不成这二人还真为了一个青楼女子动上肝火,这才顾不得正事?
流言历来是传的最快,昨晚上宸王潇洒的一幕,早被传得绘声绘色,流于京城大街小巷。包括与季连成共争美人之事,说的都能写成话本了。
旁的不说,金钗别院倒成了得益者。
“妈妈,那季连成是出了名的会折磨女人,你舍不得抱锦,就舍得我啊,妈妈……”
九姬还没到跟前,就听到了红绸跟霓虹不满的撒娇。撇撇嘴,示意小蝶直接推门进去。
却是没想到屋里不止是红绸和霓虹,抱锦也在,却安静、柔和、温婉,甚至还有些高傲的坐在一边,冷眼的看霓虹和红绸演戏,仿佛根本不屑于与她们争论。
九姬眼角余光扫过抱锦,未置一词,却是露出满意的一笑。对着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