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第816章


光管饭还不成,还得管住,赶上过节过年换季啥的,还得给做新衣服,不高兴了还得听数落,和找了个爹差不多。
无奈之下,洪涛只好摞胳膊挽袖子一起上阵,帮着苏老头一起编纂新教材,为的就是赶紧把这位爹给送走,否则穿着运动服与众夫人打打球都要成为奢望了,这日子可咋过啊。
“坏了坏了……百密终有一疏,本王怎么把他们给忘了!”见到第一位骑士洪涛就知道出大事了,他是王十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不会公开露面传递消息。
西迪核对完对方身份,再把密信翻译完毕送到了书房,只看一眼洪涛就傻了,顺手把翻译件推到桌子另一头。苏老头一脸的好奇和渴望,不让他看这几天就别打算好过。
“怎么可以这样……不能答应,绝不能答应!”苏轼比洪涛看的仔细,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才开始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乱响。
信上只有一件事儿,湟州省、凉州省、银州省,连同刚刚归还大宋没多久的北方五个州府代表会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彻查湟州会一事,还摄政王清白。如果朝廷不给出明确答复,这几个省就要宣布自治,不再听从朝廷号令。
另外新吐蕃王溪罗撒也给朝廷写了差不多意思的信件,倒是没说脱离大宋的狠话。但委员会在当地的情报员觉得更糟,如果北方省份真的要自治,肯定会和吐蕃联合共同对付有可能发生的内战。
当地新军怕是也靠不住,啥叫子弟兵?他们大部分都是拓荒民的后代,内地兵源通常只驻守在幽州兰州一线,再往北不太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非战斗减员太多。
拓荒民什么德性洪涛和促进社都非常了解,那是一群坐言立行的狠人,和他们讲太多道理没用,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而且这些人对新政有额外的感情,在别的地方新政只是改善生活,但在北方省份新政就是命,没有这些政策扶持,就没有拓荒民群体的生存土壤,他们和新政是一体的。
即便很多第二代、第三代拓荒民已经转变为商人、工匠、学生、军人甚至官员,但第一代拓荒民大多还健在,只要他们没死光,这种认识就不会改变。
谁动了他们的饭碗,或者试图打破他们的饭碗,谁就是敌人。对待敌人就和对付草原上的狼群一样,没第二个办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多一句话都不用说,抄家伙上吧。
“光喊没用,把桌子拍碎了也没用,朝廷下命令更没用。当地官府没有太多权利,这个决议也不是官府下的,是代表会。每个州府几十号代表,省里还有上百人,只要不超过三分之二同意,谁的命令也没用!”
洪涛早就吩咐幸子她们把家里的珍贵瓷器、摆件收了起来,专门去扬州买来便宜的茶具、餐具、摆件,就是怕苏老头再摔摔打打,有本事把桌子拍碎。
但此时洪涛已经顾不上摇摇欲坠的茶碗了,是不能让这些省份独立出去,但怎么实现这个想法呢?总不能把自己和促进会安排的计划告诉和盘托出,那不就更乱套了,合算朝廷是个大骗子,以后说啥人家都不会相信。
“……你亲自去!不不不,老夫陪你一起去!他们信你的,你去亲自和他们讲!幸子,告诉一库备车,你家官人要出远门,去湟州!”
这个道理苏轼也懂,代表会这个事怎么说呢,他是既反对又支持。有了这个机构来掌控权利,是没人能专权了,是可以互相制衡了,但有时候太麻烦,谁说了也不算,哪怕是个好主意也不一定能说服大部分人同意,很耽误事儿。
比如说现在,就连新政的缔造者,在甘凉之地一呼百应的摄政王也无法一言九鼎,遇到紧急情况居然束手无策,害处多多啊。
“哎哎哎,苏兄,稍安勿躁,就算要去也得准备准备,这可是冬天,咱们这么出门,过不了兰州就得冻死。而且苏兄没必要舟车劳顿了吧,你在家好好梳理这些书稿,小弟一个人去即可。”
苏轼的提议倒是没问题,这事儿洪涛还真得亲自走一趟。不过带着他一起去就免了,这么大岁数,万一死半道上谁负责啊,不死病了也麻烦。
“……也罢,你速速准备,老夫在这里等着。晋卿,不管出了什么事儿,万万不能走这条路啊!”苏轼也明白摄政王不愿意带自己一起去,这不是旅游,可以慢悠悠的走,天天赶路一口气跑几千里身体确实吃不消。
“苏兄,亏不亏心啊……”洪涛明白苏老头要说什么,惯性思维真是顽固,他明明知道自己不会造反,却还是忍不住往这方面想。
“亏心,只要保住这些省份,老夫立刻登报自称小人如何!”苏轼又把倚老卖老的架势端了起来,这些年他真没怎么学习新派的知识,哪怕洪涛整天引导也不学,但脸皮厚度明显有长进。
洪涛没和大长公主说自己要去北方省份,只是说朝廷有事商议,带着府里的卫队和知音登上了训练舰,沿运河北上开封。
第931章 故地、故人
此时如果突然北上皇帝会吓死的,就算之前没怀疑摄政王与北方几省的通牒有关,现在也不得不怀疑了。走之前必须先和赵佣谈谈,让他安心。
如何安心呢?光凭嘴说是没人信的,办法只有一个,把兵权交出去。不管军事委员会是否准备好了,哪怕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也得硬着头皮顶上,这也算是对现任内阁的一个考验。
元宵灯节是大宋最热闹的节日,场面以开封为最。虽然新政连带着也改变了不少旧风俗习惯,甚至连宫女和太监也有废除的趋势,但对节日并没半点影响,反倒随着民间财富的增加而愈演愈烈。
今年的灯节皇帝依旧会到东华门与民同乐,还要燃放烟花助兴。据说这玩意是大名府工坊无意中开发出来的,原理就是以前的火箭,民间有少量售卖,价格不菲仍旧供不应求。
但开封百姓不知道的是,大规模燃放烟花并不是首都的专利,此时的湟州城才是烟花的海洋,不仅规模比开封大,品种也更多。
有一些威力过大,不适合在人员稠密城市里燃放的品种,也被越来越彪悍的拓荒民们买来,放起来真是爱谁谁,伤了自己算活该,伤了别人有官府评判赔偿,真想不了那么多,先高兴算逑。
另一个不一样的是开封燃放的烟花都是政府出钱购买的,算是皇帝与民同乐。湟州燃放的烟花都是当地富商、大农场主自己掏钱买的。官府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足够多的警察和医护人员,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准备救死扶伤。
湟州省的高官是个老头,须发皆白,当年洪涛刚入湟州的时候差点把他当勾结匪盗的黑官员宰了,小二十年后,年近七十的老刘松反倒成了封疆大吏,干得很是不错,找谁说理去。
此时他正带着湟州省一干官员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陪洪涛观看烟花表演,同时接受百姓欢呼。忙碌了一年,直到这时候才可以稍微松口气。
但也松不了几天,上一年的结束又是下一年的开始,任何一年干不好,那些越来越挑剔的代表们都不会答应,搞不好就得灰头土脸下台。
洪涛早上刚刚抵达,还没过通川堡就被当地人认出来了,然后护卫队越来越庞大,到湟州时屁股后面已经跟了上千人。要不是提前通知了当地官府,新军估计就该出动拦截了。
湟州人民很热情,尤其对这位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人无比优厚,老年人就像迎接远方的儿孙回家,年轻人则把自己当成了长辈,真心真意欢迎。如果洪涛乐意,他能挨家蹭一顿饭,一直蹭到银川去,好几年不用起火,什么金贵吃什么。
“你们这属于偷师吧,抢了人家大名府的好买卖,不太地道。”今天这个场面也不是光为了过节,多一半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即便这么近距离的观看烟花表演确实有点危险,洪涛还是决定全程参加,不能寒了大家的心。
“大人言重了,它大名府凭什么独占此物,要说造火箭咱不敢和魏桥镇比,但也比大名府早多了。当年大人带领新军围攻甘州时,就以烟花为联络信号,说起偷师,也是大名府先偷了大人您的!”
观礼台上不光有湟州官员,还有讹力命带领的凉州官员。他已经不再提重振家族的事儿了,把族人都接到了湟州和凉州两地,踏踏实实的当起了宋人。
他本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甘州戍卫,还水淹过入侵的几万西夏兵马,在凉州民间风评不错,第一任凉州高官顺理成章的落在了他头上。
“老讹啊,这么多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