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宠女总编》第115章


“框架合同”大多是好几百万元,年底的提成要好几十万,报社的账面上这样的“框架合同”产生的提成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是据赵寒梅了解到的,那些领导们签回来的“框架合同”根本就没有实际的资金回笼。也就是说,报社白白的给拉回框架合同的领导们支付了不菲的广告提成。可是报社却没有见到一毛钱的广告费用。
换言之,就是用了一个空头支票,套走了报社的现金,真是养了一帮蛀虫。想到这里,赵寒梅就恨得牙根痒痒。自己这么拼死拼活的在外面跑业务,却是给别人作嫁衣裳。
赵寒梅本以为自己将吴友德、王大庆这样的刺头都整下台了,自己的活就能好干多了,可是谁曾料到,属于报社的顽疾远远不是弄走了一个吴友德、一个王大庆所能完成的。
闫峰当了报社近二十年的“土皇帝”,报社里属于他的痕迹太多。真的像黄磊对自己说的那样,凡事不能操之过急了,否则很容易留下后患。
可是这工资制度改革还有那广告提成的分配是必须要改革的。这关系到报社以后的开源节流能否得到实施。
是的,开源节流,这是赵寒梅在接手了报社这几个月以来唯一想到的对策。既然不能拉回报社需要的广告费用,那么就需要开源节流。集体降工资只是第一步,报社很多人拿着高工资却在谋划自己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人,赵寒梅决定取消他们的高工资待遇。
当然,肯定会有阻力。
至于广告提成的改革,赵寒梅准备取消“框架合同”当年就拿提成的制度。什么时候这个合同的广告资金到位了,再发提成。
赵寒梅知道这事的阻力更大,毕竟,能签回来框架合同的都是些大大小小的报社领导闷啊。
可不管阻力有多大,赵寒梅还是决定推行下去。因为后面,赵寒梅不仅仅要养活报社这几千号人,她还要先偿还贷款。两个亿的贷款,如果不赶紧妥善处理,真的会将报社推进深渊之中啊。
------题外话------
亲们可以继续发表长评啊,也有奖励嗒。
欢迎加入潇湘锋云书友群,群号码:298426200,更文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
☆、第三十七章:卖房卖地还贷款
赵寒梅偿还贷款的办法,不出意料的受到了几乎所有的党委成员的反对。
因为赵寒梅要把这么长时间以来,报社用广告抵顶回来的房子、写字楼全部降价处理,她用了一个周的时间,自己做了一个策划案,在报纸上大篇幅宣传报社即将举办的“优惠房展会”。房展会上除了邀请了与报社紧密合作的几家大型海城本地房地产商外,将报社现有的七十余套房子、一栋位于南郊的写字楼以及位于市中心的一块黄金地皮,作为重头戏推出销售。
赵寒梅为了能够及早的将报社手头的这些固定资产早早卖出,价格定的极低。仅以那七十余套住房为例,均价比市值要低出千元左右。
她此举意在早早偿还报社那近两亿元的贷款,却是动了报社的根本,让那些在报社待了几十年的“元老”们十分气愤。
“果真是败家娘们,那可是咱们报社的老本啊,历代社长攒下的基业,就要毁在这么个女人手里了。等吃光了老本,我看你以后还吃什么!哼”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坐在一起讨论新社长刚刚出台的卖房卖地政策。而说话的人就是当初极力提拔闫峰的一位资深老人。
“都知道现在的日子是不好过,但也不至于卖房卖地吧?报社没有点固定资产撑着腰,说话的底气都不足啊。”
“唉人心不古啊。卖房卖地,这都是败家子才能干出来的事,怎么还成了报社的社长呢?”
……。
这些话无一例外的、全部被赵寒梅听了去。要知道,她如今可是报社的社长,赶着巴结的人有的是。那些马屁精就是替赵寒梅在报社里当耳朵和眼睛的。
但赵寒梅听了这些话却没有生气。她知道,这些家业都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攒下来的。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赵寒梅也不愿意做这个大家口中的“罪人”。可是谁让自己现在坐着这个位置呢?
她如今算是明白了为何闫峰当初能够痛痛快快的答应提前退休。这个烂摊子真是支撑不了多久了。闫峰想全身而退,必须提前退休。人都退休了,你报社再出了什么问题也找不到人家的事了。
可是就得苦了后来者啊,也就是接替闫峰的赵寒梅。
赵寒梅决定开个党委会,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与那些老古董听。他们听也罢,不听也罢,反正自己是一定要按照这个策划,为报社赢来现金收入,早日偿还贷款。
“两个亿的贷款,一天的利息就是好几十万,这一年下来,算算利息得有多少?凭什么这么多的利息要白白的送给银行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谁能知道我一到了月底得有多么焦虑?几千号人的工资拿都是得钱啊。不怕你们笑话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就咱报社每天的水电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每天晚上下班回头望望办公室里哪里还有亮灯的,都想再上去看看,是不是没人了,光在那亮着灯,浪费电费呢。啊电脑上我可不怕你们笑话我,咱们报社现在需要的是开源节流,是处处节省,不是铺张浪费,打肿脸充胖子。”
“很多人心疼那些房子,我只想问问,那么多的空房子放在那里,有什么用?能吃能喝还是能用来发工资?房子卖完了,只要还有盖楼的房产商,我们就还可以去拉广告抵回来。可是等咱们连工资都开不下来了,还谈什么卖房子?到时报社宣布破产,都是银行的了。
“再说了,如今的房地产也是进入了瓶颈。像海城这样或许连个三线城市都算不上的海边小城,又能消化多少房子呢?她曾经听一位从首都来的房地产专家讲过,海城现在已有的存量房,能够保证海城未来5年之内即便是不再建一栋楼都卖不完。这样的形势下,报社的手里还要攥着那么多的房子有何意义?”
“如果能够提前将那些房子变现,一来可以偿还银行的贷款,二来,借助这个房展会的东风,或许还可以帮助那些房地产客户多卖出几套房子。房展会的策划中已经与客户达成协议了:在房展会上卖出一套房子,报社要抽出20%的提成,这可比出门求爷爷告奶奶的、单纯拉广告合算多了。”
“我话就说这些,你们如果还觉得我的方案不可行,尽管现在面对面的提出质疑,说出你们心中不同意的理由。但是有一点,这里有别再说什么这是报社的老本不能动了。报社要是真有被贷款拖垮的那一天,还谈什么老本。各回各家吃自己家做的饭吧。”
“还有,就是留下的这些所谓的老本,即便是都卖了还不够偿还一半的贷款的。我要暂时偿还一些贷款,让报社有喘气的机会。不然。银行利滚利,这两个亿的贷款很快就会变成三个亿,四个亿。到时,你们怎么办?在哪退休都不知道吧?”
赵寒梅铿锵有力的一席话说的在座的老总、主任们哑口无言。是啊,一旦有那么一天报社真的垮台了,还谈什么老本呢?
“可是,赵社长,卖房子可以,为什么还要把地都给卖了呢?那块地可是黄金地带啊,卖了真是可惜。”日报老总刘栋梁仍旧是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此时他已经是要故意与赵寒梅作对了,只是就事论事,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发展报社的未来。
“刘总,那你觉得留着那块地能干什么呢?据我所知,咱们这块地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吧?可是一直都那么空着。如果能想起来好好利用一下,就即便是在上面种点黄瓜、韭菜的,还能吃上个新鲜蔬菜呢。而且,更关键的是,那地就一直那么空着,指不定就会惹来政府的关注。总是没有规划的话,早晚会有人帮我们规划。到时,政府和你日报社要块地使使,你说什么?我不给?那会就晚了。这些事情你们都想过没有啊?”
赵寒梅此语并不是空穴来风。黄磊家就是做房地产的,一些业内的规则她也跟着耳闻目睹了不少。特别是对于黄金地带的地皮来说,各方各面都在那盯着呢。其实赵寒梅原本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在这块地皮上自己盖大楼,到时往外出售,肯定赚钱。可是盖楼的资金呢?再从银行贷款?赵寒梅可不敢冒这个风险。
再说了,报社原本就是个文化单位,干实体买卖真的是不在行,还不如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