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238章


还好,上元夜那天皇甫惟明让人传话取消了两人之间的见面,不然让李林甫知道的话,定然会参奏自己与边将合谋,有谋立太子之心。皇甫惟明回来京城之后,在李隆基面前的奏言韦坚是知道的,韦坚除了心中有一份隐隐的期待之外,没有料到的是李林甫的报复来的这么快,甚至于想着把太子殿下也一并牵扯进去。
这一大早,韦凉过来已经是第三拨了,在之前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冰已经来过,对韦坚也颇多担忧,不过众人已经商议过了,韦兰还去了李适之府上商讨对策,韦凉这时候过来韦坚自然不觉惊讶。
“这件事我已经知道,静观其变就好。”
“那李林甫、陈希烈等人恨不得致我韦家与死地,父亲怎能如此淡定,应该去找太子殿下商讨对策才是。”
韦凉急切道。
“这时候去东宫不是正好落人口实。报纸上面只是隐晦提起,表明他们也没有真凭实据,我不去东宫,你们也不能去。这时候李林甫正在旁边观望,不能自乱了阵脚被人抓了把柄。”
韦坚呵斥韦凉道,随后叹息了一声,
“只希望东宫那里不要派人过来我们这里。”
这时候的东宫之中,太子李亨把手中的报纸狠狠地摔在地上,冷“哼”一声:
“哼,李林甫还真是想跟寡人作对,我,我……难道寡人就不能宴请一下家中亲友了不成?”
报纸上的报道也早早传入东宫。东宫之中,太子李亨下面也有不少能人异士,对于这种隐晦的把戏自然一看就穿,待跟李亨解释过其中利弊之后,李亨心中同样大惊。这几年李林甫时刻想着构陷自己,圣上李隆基也一直提防着自己。
说实话,太子李亨倒是并不怎么怕李林甫,即便李林甫权势再大,自己终究是太子殿下,是一国储君,是未来的皇帝,终有一天是要君临天下,成为大唐权力最大的那人。然而,即便是李隆基慢慢老迈,大唐的权力依旧牢牢地掌控在李隆基手中,太子李亨对自己这位父亲始终有一种深深地恐惧感。
随着李隆基变老,对李林甫愈加信任,这种恐惧变得更加深刻,报纸上的这种隐晦的信息都能令李亨感到不安。
李亨对李林甫恨之入骨,可以依然不敢说出什么太过出格的话,李林甫势力在各个衙门之间不断渗透,李亨也不知道自己东宫之中是不是有李林甫的耳目。如果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被传了出去,最后进到李隆基的耳朵里面,那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殿下还请息怒,现在关键的是要想出对策来应对。”
站在一旁的太子詹事说道。
“卿可有应对之策?”
“李林甫刊登这则消息也不过是想着让圣上起疑心,进而进谗言蛊惑圣上对殿下不利,为今之计还是要先消除圣上的猜疑。”
“寡人应当如何做?”
“殿下仁孝,这时候何不去宫中给圣上请安。”
“你是说……”
太子皱眉说道,李亨知道这时候去宫中先向李隆基解释一下最好,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过李亨觉得这些并不一定能够消除李隆基的疑心,看着太子詹事,李亨又道:
“宫中的几位娘娘那里,还要詹事去为寡人跑一趟,希望她们能够让圣上消了对寡人的疑虑。”
太子詹事躬身说道:
“臣自然会去,不过后宫之中,圣上这几年只亲近杨贵妃一人,而杨贵妃是从来不理这些事情的,其他的嫔妃怕也说不上话。何况,最近那杨钊跟李林甫走的很近,杨贵妃那里估计……”
见太子詹事有些吞吐,太子皱眉道:
“那又有谁能够替寡人在圣上面前说上话?”
“臣有一人。”
“谁?”
“长公主义子李清。圣上对长公主极为宠爱,去年李清入京,转眼之间就位列侯爵,在圣上面前可是极得信任,只要他说动长公主在圣上面前为殿下说话,定能消除圣上疑虑。”
太子李亨沉默了片刻,说道:
“哼,寡人邀请他过来赴宴,都推三阻四,未必肯为寡人出力。”
第231章 宫里的态度,李清的应对() 
天宝五载,也就是后世公元七四六年发生的大事李清基本上记得很是清楚。
上元夜皇甫惟明和韦坚会与景龙观被李林甫所发,后指示杨慎矜揭发此事,杨慎矜奏作为皇亲国戚的刑部尚书韦坚与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往来甚密,有结党之嫌,李林甫随即弹劾韦坚与皇甫惟明密谋,欲共立太子李亨登基。
李隆基大怒,收两人下狱,随后韦坚和皇甫惟明的变得命途多舛,后相继被贬,一年以后即死去。
在这件事情中,李隆基最大的担心还是在于朝臣跟边将的勾结,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还有把韦坚和皇甫惟明贬去外地做官,为两人说清的韦坚的弟弟韦兰、韦芝被贬岭南,而受到牵连的左相李适之不久即丢了相位,而李林甫打击的另外一个主角太子李亨也被逼与太子妃韦氏和离,从而摆脱嫌疑。
事情持续一年多的时间,期间跟韦坚等人有关的不少朝廷官员都被李林甫给赶出了朝堂,很多也都冤屈而亡。
至此,朝堂之上仅有的几位干臣离开了朝堂,整个大唐的权力机关几乎成了李林甫一言堂之所。
其实,从这时候起,大唐的国运从最顶峰开始了加速下滑,后世之人扼腕叹息的唐朝盛世已经开始消散了,那个让后世无数人为之向往的唐朝成为了历史故纸堆里面的一段深刻的记忆。
然而,这一切在李清上元夜轻轻挥出的那一棍之后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李清的警醒,皇甫惟明取消了与韦坚在景龙观的见面,李林甫没有了直接的证据和借口,对于太子跟韦坚之间的夜游也找不出太好的理由去上奏,只得在官报上面隐晦的提起这件事,暗示太子跟朝臣交往,有不轨之举,从而让李隆基对韦坚和太子产生警惕之心,削弱太子党的势力。
报纸在李清手上被发明出来,继而李林甫成立了官方的报纸《唐皇明报》,但是对于李林甫借用报纸来攻击韦坚和太子之事就连李清也是没有预想到的。
没想到自己在李隆基面前提及的“借用报纸攻击朝臣”的弊端竟然先被李林甫给用上了,虽然只是隐晦的提及,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在报纸上大肆的攻击韦坚和太子。
李清看着手中的《明报》,摇头笑了笑,接下来《明报》估计还会进行一连串的这种动作,直到韦坚的下台或者太子位的罢黜。
李清扭过头来,看着正在忙碌的刘晏和王和之两人,笑着说道:
“明天出版的报纸我们做一下调整好了。”
幸亏现在有了活字印刷,可以随时调整一下报纸的内容,李清心中暗道,在这上面自己总要做些什么啊,就是不知道太子和韦坚两人对此是怎么应对的,宫中的李隆基又会是怎么想。
此时的宫中,高力士拿过来一份报纸毕恭毕敬地放在李隆基面前的龙案之上。刚刚起身有些慵倦的李隆基随口问道:
“力士,这是什么报纸?”
“回圣上,这是今天刚出版的《唐皇明报》,皇社一早送进宫里来的。”
“可曾有什么新鲜的新闻?”
李隆基半躺在那里,没有翻看报纸。
对于报纸,李隆基这些天是见惯了的,每一期的《明报》和《长安时报》都会及时的送到李隆基的案头。一开始李隆基对这些报纸极感兴趣,都是吩咐内侍第一时间拿过来给自己看。
官方报纸上面报道的东西,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政令之类的消息,李隆基是早就知道的,其他有关长安城中民生方面的消息李隆基也只不过新鲜了几天而已就不再关注。
李隆基对官报《明报》的兴趣还没有对《长安时报》的大,《长安时报》上面不时报道一些长安城中的乐闻趣事、风月场上新出现的歌舞诗赋,而这些在《明报》上面是没有的。而李隆基这位在诗词歌赋上面极具才华的皇帝对这些报道看到倒是津津有味。就连高力士有时候也暗中猜想,李清创办《长安时报》的时候是不是就考虑到了李隆基的品味。
高力士见李隆基问,微微顿了一下,笑着说道:
“倒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不过是刊登了几篇描述上元夜万民同乐的场景的文章。”
听到高力士的话,李隆基微起了下身子,“噢”了一声,拿起龙案上的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