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第298章


李隆基见李适之捧出一本书来,有些好奇。高力士忙上前接过那本书,递给李隆基,随后小声说道:
“圣上,这是李侯新近出版的一部关于《论语》的注解。”
李隆基翻了下《论语正义》,随后抬头饶有兴趣地问李适之道:
“适之,你以为这《论语正义》如何?”
李适之心中大喜,李隆基的询问正是自己想要的。李适之微笑着说道:
“回圣上,微臣观李侯这部《论语正义》道尽圣人本意,多有过人之处,微臣治《论语》多年,犹有不如也。假以时日,李侯未必不会成为像孔孟等圣一样的儒学大家。”
李适之的话有些高捧了,李清也没有想到李适之会这样评价自己,在场的众人也没有想到李适之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适之的才华在座的诸人是知道的,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才学能够胜过李适之,即便不同意李适之对李清的吹捧,也不便随随便便就表示反对。
这时候的李适之已经算是大唐一流的名士,说出这种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能够被李适之这样凭价,众人也知道李清是有真本事的,特别是看过《论语正义》的陈希烈,心中倒是有些认同李适之的说法,虽然认为李适之把李清与孔孟并列有些夸大。
李隆基翻看了几下书籍,放置一边,笑着说道:
“朕到不曾知道二郎除了诗词之外还有这等才学。”
李适之接着说道:
“《论语正义》一出,以后天下学子学习儒家经典就有多了一个参照。这书院在国子学上的教学就又强了一份,微臣倒是想着去书院讨个教职了。”
听李适之想去书院教书,还没待李隆基说话,前排席位上的太子李亨忙站了起来,说道:
“少保公务缠身,如何去的书院教学?”
太子李亨倒不是反对李适之去书院教书,而是想着,如果李适之去了书院,那朝廷之上自己阵营就又少了一位掣肘相府势力的人。
“太子无须再劝。微臣主意已定,恳请圣上准许微臣辞去太子少保,入书院教书。”
李适之态度坚决。
太子大急,待要再劝,一旁的李林甫说道:
“李少保能够入书院教书,为朝廷培育人才,也一样是为圣上效力。若不是本相才疏,倒也想去书院教教书了。”
李隆基看了一眼场中的形势,抬了下手,说道:
“也罢。就准许李少保之请。”
一旁的太子脸上有些阴沉,而李林甫却是连带笑意,不管怎么说,李林甫一直想要把李适之从朝堂上驱赶出去,现在李适之自己提出前去书院教书,无论是什么原因,在朝堂上是不会再见到李适之了,李林甫心中自然舒坦。
太子见李隆基意已决,暗中着急,然而看到坐在旁不语,放仿佛置身事外的李清的时候,心头一动,躬身向李隆基说道:
“李少保既然入书院教书,儿臣不能常听少保教诲,望圣上准许李俶入书院就学,希望能够拜在少保和李侯名下学习。”
李适之退出朝堂之后,能够回转的机会不大,李亨也是知道的,李林甫也不会再允许李适之重新进入朝堂,而李清却是不一样的。
李清还年轻,蛰伏几年,待时机一至,怕是李林甫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既然此前东宫想着拉拢李清而不能,不如这次名言正顺的把李俶送去书院,拜在李清门下,凭借这层师生关系,倒是可以好好跟李清接触接触,李亨心中暗想。
李林甫听到李亨的话,忙出言反对:
“广平王现在崇文馆就读,那里教学的都是朝廷有名的学士,何必多此一举改去书院?更何况,书院教学如何,尚不可知,不能误了广平王的学业。”
“难道李相觉得李少保和李清的才学教不得李俶吗?”
李亨冷眼望着李林甫,沉声问道。
李林甫本想说是,然而如果说连李适之和李清都不能教授的话,那崇文馆的那些学士怕是更加不能了。
李隆基见双方争执,皱了下眉头,随后说道:
“俶儿入书院读书也可,但是崇文馆那里还是要去的。”
见李隆基准许了,李亨心中大喜,忙答应了。
“是,儿臣明白。”
坐在一旁的李清看着高高在上的李隆基,虽然相貌已经苍老的李隆基并没有一丝昏庸的模样,依旧还是那位精明而精通帝王之术的玄宗,李清心中暗道,对李亨和李林甫的态度依旧是要双方制衡,维持平衡之道了。
第294章 玉露相逢是他人() 
兴庆宫交泰殿。
月光偏西去了,整个夜空变得暗淡了很多,然而银河暗渡,却是更加的明亮。
临窗的梳妆台前,光鉴照人的铜镜里面,映出刚刚卸妆却依然青春靓丽的美女。旁边的灯光晃动,光影渲染间的杨贵妃面目表情地坐在那里,梳理着散落在右肩的长发。杨玉环看上去神情没落,不复刚才晚宴上光彩照人、妩媚娇柔的贵妃娘娘。
大殿之中,安静的很,仅有的几个丫鬟小心地站在不远处,把自己隐在殿中的阴影里面,相互交织着眼神沉默不语。寝殿中厚厚的毛毯上,一只肥硕的花猫在无声地来回走动。
从殿外进来一个宫娥,手中托着一个银盘,走到杨玉环身旁,看着镜子前面百无聊赖的贵妃娘娘,小声地说道:
“娘娘,夜已经深了,早点歇息吧。”
杨玉环动了下眼睛,回过神来,从身旁的银盘中拿出一片薄薄的白玉含在口中,凉玉入喉,缓解一些心头的燥热。杨玉环也不看那宫娥,轻声问道:
“沉香亭那里的晚宴结束了?”
“是。娘娘回来不久,晚宴就结束了。”
那宫娥看了一眼杨玉环,小声地答道。
“大臣们都出宫了吧?”
“是,随着太子殿下一共出的宫。”
宫娥略带迟疑地答道。
杨玉环像是在机械地问话,也不理会那宫娥的回答,过了片刻才又问道:
“本宫那些姐妹兄弟也出宫了?”
宫娥抬头看了一眼杨玉环,顿了一下,小声地说道:
“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早就出宫去了。”
那宫娥说完,大殿之中的气氛放佛一下子冷了下来,通明的火光不能给大殿增加一丝的热度,本来闷热的寝殿突然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此次七夕晚宴,除了太子李亨、长公主并李清和诸位皇族成员之外,便是诸位朝廷重臣,而不够资格却能参加这次晚会的便是杨玉环的诸位兄弟姐妹,其中杨玉环的三位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赫然在列,这是杨氏少有的荣耀。
宫娥禀告说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早已出宫,却独独漏了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宫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那虢国夫人是被李隆基留在了宫中。
杨玉环缓缓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宫娥,见那宫娥“扑通”跪在了地上,低头不敢言语。
“圣上宿寝在哪里?”
“程公公禀告说圣上在长庆殿就寝了。”
长庆殿在交泰殿以南,沉香亭在交泰殿以北,两处亭殿中间隔着杨玉环就寝的交泰殿,而李隆基在晚宴结束以后过交泰殿而不入,却是直接去了宫南的长庆殿。这中间的确会让人疑惑,而侍奉李隆基多年的杨玉环哪里不知道这中间的猫腻。
今夜七夕,李隆基在兴庆宫大宴群臣,实际上是为了给杨玉环过一个热闹的七夕佳节。晚宴隆重,的确令杨玉环十分高兴,宴会席间,杨玉环还亲自下场演绎了一番《霓裳羽衣舞》。因为众人的奉承、李隆基的恩宠和自家兄弟姐妹的亲临,杨玉环在宴会上多喝了两杯,后来因为不胜酒力提前退了场,回到了交泰殿醒酒。
这几年,每年的七夕佳节,李隆基都是在杨玉环的陪伴下度过的,或者说两人相依相偎的欢度甜蜜姐家,两人爱慕恩宠,比翼双宿,就在去年的七夕夜中,李隆基还对着明月跟杨玉环发誓“永不背离”。
然而,话犹在耳,今年的七夕佳节,佳人依旧在,而说话的那人却是不在了身边。杨玉环酒醒之后,问侍奉的宫女们时辰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李隆基怕是今天不会过来这里了。天色已晚,七夕的月亮已经下去了,外面是漆黑的夜,而交泰殿中明通的灯火并不能照亮这整个兴庆宫。
李隆基的行踪早就有交泰殿的宦官程成打探清楚,回来没有敢跟杨玉环汇报,如此七夕佳节,李隆基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