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幼虎》第63章


“我带回来的那些人不行?”
孙策有些诧异,废了那么大劲儿,结果带回来的人还不行?
“那些人中所谓的大匠都太年轻,自身还未出师呢。真正的名匠早在董卓入京时便都逃散了。”
周瑜家族中人历任匠作、少府主官,对这些事情也颇有了解。解释了一番,看见孙策有些丧气的表情,又连忙补充。
“不过这批人也算是不错,至少都是熟手,还能带出不少学徒。”
谁知这一安慰不要紧,孙策那边紧接着又来了一句。
“这样吧,你也别找什么名匠了,我这里有几个方子,你拿去试试,说不定有用。”
“又有方子,你最近的花样很多啊?”
这下轮到周瑜好奇了,自己这个义兄最近好东西明显变得多了,似乎有点儿“有求必应”的意思了。
“这叫才华天授,你不懂!”孙策一脸傲气,看的周瑜牙痒痒,却又想起了游学时认识的那几个天纵奇才的能人异士。
“我倒还真是见过几个才学天授之人,不过没一个是你这样的。算了,你的事儿我也懒得问,回头写了给我,我去找人试试。”
见孙策扯皮,周瑜直接鄙视之,也懒得多费口舌,既然有方子,那试试又如何
孙策这边见周瑜答应的爽快,连忙继续说道:“有好钢只是第一步,战俘营和新兵营的事情你也要尽快抓起来,操典和奖惩条例我已经拟好了,等一会儿和新方子一块拿给你。”
周瑜没想到自己一退步,孙策那边就得寸进尺起来,又提了新要求。这下可真把周瑜惹恼了,怒视孙策。
“你就这么做个甩手掌柜真的好吗?到时候这帮人到底是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咱们兄弟还分什么你的我的,就这么定了。”
“”
孙策回答的惫懒,周瑜却知道这义兄发自真心,顿时被堵得无言以对。
思考了一会儿,周瑜又想起一事,对一旁耍无赖的孙策说道:“你这个募兵制还是有些名堂,只是粮帛支应上实在是有些靡费过甚。”
“八百正军,千二辅兵而已,辅兵还可以就地屯田,这次带回来的赏赐足够支应过这个冬天了,明年开春我自有办法。”
孙策显然早有准备,直接给出了答案,虽然说了等于没说。
“别以为你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便信了,到时伯父那边第一个饶不了你。罢了,反正此地不是久居之所,还是要尽早谋划”
周瑜话还没说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一指远处树下,怒视孙策说道:“让你那黑马离我的‘清霜’远点,否则别怪我拉回去宰了吃肉。”
孙策一回头,顿时乐了,原来拴在树下的大黑不知怎么的自己解开了缰绳,正在一边围着周瑜骑来的灰色小马打转,一边不停的嗅来嗅去。根据周瑜的表现来看,显然那是一匹小母马
“我家大黑哪点儿配不上你那‘小骡子’!”
孙策笑的邪气,不过周瑜那匹马个头却是有些小,明显是南方马屁,不过体格还算健壮,是匹良马,比骡子可要强的多了。
“就因为好好的一匹马让你起了这么一个土狗的名字。”
周瑜一脸戏谑,鄙视孙策的品味。
“以后这两匹马白的叫‘浮光’,黑的叫‘掠影’,若是让我在听见你大黑、小白的乱叫,就别怪我不将那些相熟的文士举荐给你了!”
“你这名字起的也不咋地,一点儿杀气都没有,上了战场文绉绉的济的什么事”
两人因为战马的名字起了争执,另一边却有一骑飞驰而来,打断了两人思路。孙策抬眼望去,认出了那人正是孙坚身旁的传令兵。
那传令兵未及来到身前,就对孙策大声呼喊。
“少将军,大营那边有黄门前来传诏,将军命小人前来召您回去。”
孙策闻言,知道自己之前的“交易”已经生效,现在对方已经“交货”,自己也要去验一验了。
想起刚刚周瑜提到的尽早谋划,孙策一指那传令官,对周瑜笑道“你不是说要尽早谋划吗?看那边,我的谋划现在已经到了!”
孙策和周瑜骑马赶回大营的时候,营中众人皆已准备完毕,只待孙策一人回返,就可以开始仪式了。
孙策对此还有些诧异,毕竟现在不是辫子朝,颁个诏书还要召集全家,三跪九叩的,搞的当官儿都丢了祖宗。给自家老爹的诏书直接对当事人念了也就是了,何必还火急火燎的召自己回来。
不过反正也疑惑不了多久了,孙策直接举步进入大帐看个究竟。
一般颁布嘉奖旨意都是不避人的,因此孙坚帐下的主要将领都在大帐之内,疑惑的等待着诏书内容揭晓。
那传诏的黄门见人到齐了,手托一卷帛书对帐中中人提声道:“有诏书到,破虏将军孙坚及子孙策上前领诏。”
孙策一听那黄门所言顿时一愣,怎么这里还有自己的事儿呢?小皇帝这是搞的哪一出啊?
身边的周瑜却是在此时伸手推了孙策一把,示意孙策上前。
孙策反应过来,连忙跟在孙坚身后,走到那黄门面前,躬身施礼,等待那黄门宣读诏书内容。
幸好现在不是明朝或者辫子朝,否则接个诏书就要下跪,孙策搞不好直接掀桌子,找个山头扯旗造反去了。
那黄门见两父子准备妥当,继续念起了诏书上的内容。
“皇帝曰:‘朕闻褒有德,特赏至材,以奖誉忠臣,破虏将军坚其身忠正,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嘉之。特制其转牧会稽,以扬州之地加食禄五百石。其子策少年忠勇,天惠聪颖,特封怀义校尉以表其功’”
第87章 筹谋北上() 
听到此处,后面那些勉励的废话孙策就懒得去听了。自己这就有官身了?还是正牌子的皇帝册封,不是那种自己封自己的“毛官”?!
想着想着,孙策整个人都有点小兴奋,差点忘了领诏谢恩的流程。待到身边的孙坚动了,孙策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直起身跟上,一同谢过了那黄门,然后找了个亲兵带下去“奉茶”不提。
一个校尉职衔,要是放在二十年前说不定孙策还能有点小兴奋。可现在是什么时代,随便一路毛神都敢自封将军了,这个校尉也着实不值钱。不过自己总算是个有官身的人了,很多事情做起来都名正言顺了许多,也算是一个安慰奖吧。
孙策这边吐槽官职太低,那边的孙坚也正在纳闷,自己这豫州的落脚地刚丢了,转头皇帝那边就给自己转封到了扬州。什么时候被董卓挟持的小皇帝有了这本事,千里之外就能提前做好了安排?
疑惑归疑惑,孙坚总算有了正事可做,连忙召集手下众将商议后续事宜去了。
会稽对于孙坚来说可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年那许氏三代叛乱就是时任吴郡司马的孙坚平定的,孙坚也因此在吴郡颇有名望。当然这些也脱不了夫人吴氏族中的功劳。
现在能重返会稽,对于孙坚来说绝对是最佳选择。
只是有袁术在侧,会稽郡又已经易主多时,要想成功接手,难度无疑将会很大。
这些事儿孙策参与不上,正准备告辞离开,却被周瑜一把拉到了一边。
“你怎么做到的?”周瑜直接开门见山。
“找皇帝要的啊!”孙策也不藏着掖着。
“你要他就给,你以为一郡太守是大白菜啊!何况现在的局势,诏书不出京城,就算有了这诏书,你以为会稽太守就拍拍屁股走人,直接退位让贤了?”
孙策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一惊一乍的周瑜。“不走就打到他走啊,这年头什么时候流行起来‘好说好商量’的办事儿了?”
周瑜对孙策嘴里不时冒出来的古怪词汇已经免疫了,甚至自己口中都时不时的蹦出几个来,这次自然也没纠正孙策的说法。
不过打仗这种事儿,让孙策说的那么容易,周瑜也很是头疼。
“现任会稽太守郭异乃是颍川郭氏族人,颍川一系枝繁叶茂,牵一发而动全身,岂是那么好招惹的,你这一招臭棋怕是白白为叔父树敌,还捞不到什么好处。”
孙策听的一愣,惊讶的问周瑜。
“怎么随便找一个就‘这个氏的族人’、‘那个氏的族人’,要按你这么说就没一个能碰的了?”
周瑜一脸鄙视,就差把无知两个字写在孙策脸上了。
“所以说,你这步棋走的急了,不是不能碰,但总要找到合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