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读书计划》第1章


作品:一生的读书计划
作者:'美' 克里夫顿·费迪曼
内容简介:
本版当中包括了如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古兰经》(Koran),禅宗经典《六祖坛经》(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之类的作品,看到这里自然会有人问,为什么《圣经》没有包括在内。原因很简单。我们认为这本书的几乎每一名读者都会有一本《圣经》……
正文
前言
《一生的读书计划》初版于1960年,二、三版分别出版于1978和1986年,进行了修订与扩充。在各版当中,克里夫顿·费迪曼以他独特的风格,将其一生的读书心得加以提炼,与读者分享。在第四版当中,费迪曼先生第一次与他人合作出书,能够受他邀请,共同参与到这项富于挑战的工作当中,我深感荣幸。在下文当中,我将进一步介绍我们在出版这一作品当中的分工情况。
熟悉本书前几版的读者都会注意到本书中出现了几个重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出现在标题上,本书现在名为《最新一生的读书计划》,旨在强调这一版进行的实质性修订与扩充。本书最为明显和重大的改变在于推荐书目大大扩充,包括了全世界的作品。仅仅十年之前,我们只能为传统的西方作品编写导读,而现在,由于世界变小了,各种通讯交流的媒介不断进步,这一切都使那些广览多读的饱学之士想要了解全世界文学的传统,因此我们觉得现在编写导读也许恰逢其时。这一时机比人们所想象的来得早些。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美国人来说,“地球村”已不再是空想。由于有了飞机,通讯卫星,世界各地新闻的实时电视直播以及因特网,世界变得很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到人可以无所不知。此外,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不断涌入,使得美国变得更加丰富,日新月异。这种情况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变得空前多元化。目前,美国文化空前多元化,广泛涉猎世界文化,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这种作法对于每个人都有利,基于这两种考虑,本书既包括了紫式部夫人(Lady Marusaki),又包括了奥斯汀小姐(Jane Austin),谷崎润一郎(Tanizaiki)与福克纳(Faulkner)并肩携手,司马迁(Ssu…ma Ch‘ien)与修昔底德(Thucydides)同居一处。我们认为本书这些新增条目会使读者阅读时更有兴趣,更有成就感。
本版当中包括了如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古兰经》(Koran),禅宗经典《六祖坛经》(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之类的作品,看到这里自然会有人问,为什么《圣经》没有包括在内。原因很简单。我们认为这本书的几乎每一名读者都会有一本《圣经》,而且至少会不同程度地习惯阅读《圣经》,因此我们无论对《圣经》如何评述,都会显得有些自不量力。
以前各版中有一些作者,在本版当中被去掉了,因为这些作者并没有象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些作者包括乔治·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约翰·杜威(John Dewey),安德烈·马尔罗(Andre Malraux)(马尔罗降了一级,放到附录中二十世纪作者名录里面)。同时去掉的还有几部大作品的合集,如杜兰特(Durants)的《文明的故事》(Story of Civilization)。由于本书内容的扩展,涉及到了非西方世界的作品,我们很快就意识到最好把合集这类作品去掉,把我们推荐的作品限制在那种被芝加哥大学罗伯特·赫奇斯(Robert Hutchens)称为“原创性交流”的作品上,也就是那些有能力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直接与人们进行交流的作品。除去收录了二十多位非西方作家之外,还有几个来自西方传统文学的新作家,第一次出现本书当中,包括W。H。奥登(W。H。 Auden),夏绿蒂·勃朗特,艾米莉。迪金森,安托万·特洛伊普(Anthony Trollope),以及伊迪丝·华顿。
还有几名科学家也首次出现在本书当中,包括伽利略(Galileo)和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科学这一类文字在本书当中难以完全包括,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作品通常技术性较强,所需专业知识绝大多数读者都不具备。此外,科学家常常文笔不佳,而且科学作品通常也不鼓励清新可读的文学风格,很多科学作品非专业读者读来味如嚼蜡。此外,书籍也不是科学交流所首选的媒介,科学发明常常写在短短的论文当中,在专业会议上宣读或者专业期刊上发表,或者象现在一样,在互联网上以“待发表稿件”的形式传播。当然这其中也有些特例,我们就选择了其中最有意思的几部。
本版中的另一处变化是材料的排列方法。早期版本中,作品是按照题材来排列的,分别置于不同的题目之下,如叙事,戏剧,诗歌等等,并按照原文分别排在不同类别之下。由于本版加入了非西方作品,这种排列方式不仅无益于读者理解,反而会令人迷惑。这一版当中,无论是哪一类别或者哪种原文,全都简单地按作者出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日期采用了不带有文化偏见的说法,分常用纪年之前(B。C。E。)和常用纪年(C。E),而没有使用西方人和基督教用词语,公元前(B。C。)和公元后(A。D。))。全书正文分成五部分,只是为了标志较大的时间跨度。时间的划分没有什么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意义。日本的平安时代与中世纪的欧洲从任何意义上也没有相同之处。但这些时代的划分有助于读者发现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区间内产生于世界各地不同作品之间的某种相同与相异之处。我们希望,把本书的内容分成较小的部分,使读者不至于觉得读完所有这些书的工作量过于令人生畏。
本书中保持了以前各版本的一个做法,就是在我们介绍的不同作家之间进行交叉引证。引证使用括号加数字的符号。例如,谈到修昔底德,费迪曼说道,“他是第一位精确描述强权政治内心活动的历史学家。霍布斯(Hobbes),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 )和马克思(Marx)都从不同方式上继承了这种手法。”这些交叉引证并不是要让读者马上翻到那些文中提及的作者之处,也不是要让读者在这类交叉引证指出的内容之间翻来翻去,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人稍做停顿,去思考这些原创思想的作家之间是如何跨越了几年甚至几个世纪来进行伟大的对话的,我们就此可以聆听他们的谈话。即使有时作者之间不可能产生直接的交流,我们也常常能够感受到两者间的呼应;正所谓人以群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关于孔子的文章中包含引证柏拉图的原因。
在本书的主要条目之下,我还加上了一个新的章节,称为深入研究。这一部分包含了对于20世纪另外一百名作家作品的介绍,并加以极为简明的评论。如果其中提到或者推荐的书目让你喜欢或者产生兴趣,读者可能发现自己的阅读口味。以前版本中的书目和深入阅读建议在本书中合二为一,并按照需要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本书中绝大多数条目都是从第三版中继承而来,有的改动很小,有的则变动较大。克里夫顿·费迪曼为一些新收录的西方作家撰文介绍。我主要负责介绍所有非西方作家以及另外几名新入选的西方作家。费迪曼先生与我在文学观念和价值判断上观点非常接近;若非如此,很难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决定在每一篇文章下面签上自己姓名的缩写;这本书的价值有一部分来自两位作者能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无论在风格还是价值判断方法,我们并不想故意伪装出一种一致性。
所有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能让新一代读者有机会看到本书的最新版本,并从中受益。
写给读者
我们现在谈到的这些书也许各位要用五十年才能读完。当然,读者也大可以不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读。但关键在于,人应当用一生很重要的时间去读这些书。这些书中有许多本的确比最新的畅销书更加有趣,但要想从中受益,就不能只从娱乐的角度去读。这些书给读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就象是人在恋爱,婚姻,养育后代,打造事业,建立家庭中所能获得的启迪一样。这些书有可能大大增加人的阅历,成为一种使人内心不断成长的力量来源。因此我们称之为《一生的读书计划》。这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