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 秦始皇》第95章


贰ⅰ妒椤泛椭钭影偌沂橐蚕奁诮怀錾栈伲饩褪恰胺偈椤薄!翱尤濉狈⑸诠?15年,有两个术士暗地里诽谤秦始皇,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四百六十余人被全部坑杀。针对“焚书坑儒”,王立群老师认为后人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这其中不乏大家。那么,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关注这个问题呢?王立群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些大家的观点呢?
郑樵以后,清代人和民国时期的一些大家,小家我们就不提了,只讲大家。清代有一个大学问家叫朱彝尊,这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学者。他说焚书坑儒这个事你们不要责怪秦始皇,那是秦始皇被逼得无奈了。因为秦代是个依法治国的国家,他不能允许法制之外的一些言论存在。从战国到秦代这一时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叫做“处士横议”。什么是“处士横议”呢?就是一些民间的读书人,他们读了书以后对朝政可以指手画脚地评价,这个评价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很普遍的。秦始皇兼并天下成功以后,对这个现象开始他还是容忍的,到了后来他越来越不能容忍了。就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借着淳于越要求秦始皇分封子弟的问题,李欺提建议焚诗书,就引发了这场大劫难。秦始皇认为当时焚这些书是为了统一。朱彝尊则认为,秦始皇要坑杀的是“乱道之儒”而不是“圣人之徒”,他也替秦始皇辩护。朱彝尊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说焚书坑儒啊,是那些乱发议论的处士把秦始皇逼到了墙角,秦始皇没有办法了,最后才走这个极端的。要说谁焚书,那不是秦始皇焚书,而是那些处士焚的书。这个话就是公然为秦始皇开脱罪责了。
我们下面还要举一个大学者,这个人叫刘大櫆。刘大櫆的名气也大得很,他是清代桐城派的前期代表作家(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绵延两百多年)。刘大櫆专门写了篇文章叫《焚书辩》,文章中这样讲,他说“六经之亡非秦亡之也,汉亡之也。”就是“六经”不是秦始皇烧的,是汉代把它搞得失传的。“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刘大櫆的说法跟我们前面介绍的那个清代学者的说法不谋而合,他认为焚书的罪不在秦始皇,在项羽,是项羽一把火烧了。而项羽之所以能烧,还得再拉上一个人——萧何,他光顾着把那些税收的书拿走了,其它的书不要,那项羽不就烧了吗?再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还有一个大人物,这个人物大家就更熟悉了——康有为,没有人不知道康有为的。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这本书中,提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说法,他说,“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绝。”说秦始皇焚书,六经没有因此而灭;说秦始皇确实坑儒,但是儒也没有因此而被灭绝。康有为也认为秦始皇不是灭绝六经的罪魁祸首,而是另有他人。我刚才引出的这么多清代著名学者的说法,大家记住记不住都不关键,关键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备受人们指责的事就是“焚书坑儒”,而这件事在汉代和唐代都被批评得尤为厉害,到了宋代和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思潮,就是为焚书坑儒进行翻案。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人们对秦始皇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变化。
'画外音' 尽管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一生中不光彩的记录,但王立群老师认为秦始皇也有他不容忽视的历史贡献。他开创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在中央建立对皇帝负责的,以“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在地方建立对中央负责的郡县制度,这个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不断完善并被继承下来。那么,对于秦始皇首创的制度,人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王立群老师对此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后代有关秦始皇的评价实际上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郡县制和封建制(分封制),这两个问题讨论得很激烈。这里我们也介绍几个学者的观点,第一个就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叫王夫之,很多人都知道王夫之,他写过一本书叫《读通鉴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提出来了一个观点,他这样讲,“夫封建制不可复也。势也。”他说,封建制在秦代不能够再重复了,是因为“势也”,这个“势”就是大趋势。说历史的趋势决定秦始皇只能搞郡县不能搞分封。我们这里先说明,这个“封建”指的是“封土建国”。他说,这个不可能再出现了。但是,王夫之说得很简单,只说“势也”,没有讲为什么它是个历史大趋势。我可以替王夫之做一点解释,其实搞封建制最集中的应当是周代,西周、东周都实行的是封建制。西周实行的封建制就是周天子作为天下的共主,他把土地和人民封给他手下的宗室和功臣这两类人,还有先朝的后裔,这些人就成了诸侯了。这些诸侯封土建国以后又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他手下的人,这就是卿和大夫,所以西周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在开始分的时候,由于周天子力量比较强,他可以号令天下。再加上分封的这些诸侯很多因为血缘关系很近,在当初开始封的时候,他们互相之间是和睦相处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属关系越来越远。血缘关系逐渐地远了以后,诸侯国有的经营得好,它强了;有的经营得不好,它弱了,强的和弱的之间就不平衡了,于是以强凌弱不可避免。这些诸侯国之间不再是凭血缘说话了,最后是凭实力说话。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国力特强的诸侯王,他们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要维持天下的秩序,这就是霸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但是,随着霸业的交替,诸侯国又不断地出现分化,有的崛起,有的没落,这样又会形成一些新的强国,这些新的强国形成以后要吞并它国,这就是所谓的兼并。兼并的结果只剩下几个大国,这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这几个大国再互相角逐,最后的一个强国把其它的国家都吞并了,这就是天下发展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经过了上千年历史的演义,是没有人能扭转得了的。当最后这一国兼并了天下以后,它面临着的一个选择是,要么重蹈覆辙再分封,然后再争霸、再兼并。你要不想再重蹈那个覆辙,那就废分封而行郡县。所以封建制跟郡县制作比较,封建制没落。郡县制的产生也是个历史大趋势,这个大趋势也是不能改变的。王夫之把这个争论的焦点问题说得很透,当年秦始皇在世时就因为封建制和郡县制这个焦点之争,惹得他要一把火烧书。王夫之还提了一个看法,他说这个郡县制代替封建制还有一个好处,封建制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封建制你把诸侯王封了后,他世世代代就是诸侯王,这就叫世袭制,世袭制就是终身制。这个终身制有一个很大的弱点,“贵以承贵,贱以承贱”。意思是说,你的祖先是贵族,那么你的后代世世代代就是贵族;你的祖先是平民,那么你的后代世世代代就是平民,老百姓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如果把封建制废了,就能实行科举制,实行了科举制,那些寒门子弟就可以通过考试上来了。这就是王夫之的看法。清代另一个大学者叫顾炎武,顾炎武写过九篇文章,这九篇文章叫《郡县论》,专门讨论郡县制的问题。文章提到了两点。:第一,他说封建制演变成郡县制是一个过程;第二,郡县制代替封建制是历史的必然。顾炎武还说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你看,在两千多年以来,关于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中以顾炎武的说法最为深刻。他说实行封建制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你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大。封建制的失误之处就在于“其专”,就是专权的在下面。郡县制相反,它的权力都在上边,都在皇帝那个地方。所以,顾炎武的观点很有点辩证法的味道,他能看出两种制度各有利弊。这就是说,关于郡县制和封建制之争,其中的问题顾炎武已经看得很深刻了。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第三个学者,叫袁枚。袁枚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善于经营的文人。他怎么干的呢?他有两手绝活:第一,他退休回到南京以后,在他家里修了一个非常豪华的宅子,是南京当时最有名的园林。然后所有到南京去的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都要去参观,因为那是个景点。这些人来了以后,袁枚好吃好喝招待,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