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第11章


宁为牛后,匆为鸡口
我们常说:“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其实这句话不一定对。因为在县运中跑的得快的人,到省运很可能殿后;省运中的冠军,在世运中也未必出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随时都可以为鸡口,也随时能成牛后。有时正因为做牛后,才激发了我们的进取心。常为鸡口反倒容易自满、而消磨了志气。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为了学习被领导,我们应该说:“宁为牛后,勿为鸡口。
赞美与关怀
聪明的领导人都知道,对属下平凡事物的小小赞美与关怀,所获得的效果,常超过大量物质的给予。因为领导者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下属的人却常视为生活的全部;领导者略略的关怀,属下却能觉得自己被重视;领导者几句活的称赞,更可能成为属下最高的荣誉。
如果你想做为成功的领导者,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与关怀。
一小步一大步
当美国大空人跨上月球第一步的时候曾经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因为全人类科学的努力使他跨上月球,也因为他登上月球,实现了数千年人类的愿望。
其实在许多方面,我们的一小步,都可能是别人的一大步。当婴儿刚学会走路时,他走出的第一步是父母的欣喜。当龙舟竟渡时,站在船头竟标的人只一伸手,就达到了全船人同心协力的目的。当棒球国手在世界比赛中轻轻一挥棒,却可能实现全国同胞的希望。这一小步怎么能不小心地走呢?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中国有句俗语:“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有时候起床很早,看看表离上班的时间还远,做事就变得迟缓,及至赶到办公室,恐怕不但不比平常早,还要迟了许多。时间的充裕,环境的美好,常会造成我们精神的松懈而遭到失败。这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逸”的道理了。
灵感的云雀
文学家有灵感时,可以立刻写成文字;音乐家有灵感时,可以马上谱成曲:艺术家有灵感时,可以赶快作成画;而一般人有了灵感,却任其飞逝。灵感就像是一只云雀,突然飞落我们的窗前,有些人能及时抓住,使别人也欣赏到它动听的歌声;有些人只有任它飞去,留给自己短暂美好的印象。
人生的旅途
经常登山的人都有经验,在曲折坎坷的路途上,不能多讲话,也不可以稍感觉疲力就坐下休息。因为多讲话会浪费体力,愈休息愈想休息,反而更加疲倦。
人生的旅途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不能浪费太多的精力在无谓的事物上,更不可以因为稍受挫折就止步观望、自我安慰,而应该以稳定的步伐、坚忍的意志,朝既定的目标前进。
不矜细行
一位著名的影评家对我说:看一个导演的功力,只要注意他影片中的小节就能知道了,因为任何一个临时演员的走动,一件道具的放置,都需要经过导演的安排。好导演不单注意主要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运用与剪接,连一点微末的枝节也不会放过,有时一部影片主题部分虽拍得很好,只因为导演忽略了小处,而显得美中不足。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人不也是如此吗?
古画
有一个父亲过世之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诸高阁,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的重,撕开一角,赫然发现不少金块藏在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破,取出了金子。但是接着看到当中一个字条,指出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后悔莫及了。
人们常在发现小利,而利于争取的时候,也破坏了自己获得大利的机会。
齐白石的吝啬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大画家;而他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据说他画虾是以只计酬,分文不得少。较昂贵的食物,便要用锁锁起来,难得拿出来招待人。但是在另一方面,当有人劝他到日本卖画时,他却拒绝道:“饥则有米,寒则有煤,无须多金,反为忧虑也。”辞去北平艺专教授后,艺专仍有煤配给白石老人,也被他拒绝。这种不慕虚荣,一人不苟取的态度,更是常人所不及的。
吝啬的人多半爱贪小便宜,能像齐白石有这样的风骨,吝啬也就不足为病了。

中国人是最能够“忍”的民族,由“忍”这个字,就能看出造字者对忍的态度。几乎每个伟人,都有超人的忍耐力。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孙傧曾忍断足之苦;韩信曾忍胯下之屈;勾践曾忍尝粪之辱。也就因为他们能忍,日后才能雪耻复仇,成不朽的伟业,可知“忍”这个字有多么重要。
忍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忍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眼光放得远;为长久打算,忍一时之痛。所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置百年
人们买东西,通常都是因为有需要或看了喜欢,譬如买食物,是为了要维生或品味;买衣服是为了保暖或装扮;买书籍是为了求知或消遣。
但是买食物的人,通常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东西吃完;买衣服的人,就算难得穿几次,但总要穿穿看;买书籍的人,却可能由置诸案端而束之高阁。
食物不吃会坏,所以人们总是快速解决;衣服不穿会过时,所以总要及时穿穿以炫人;书籍反正不易腐朽,所以除非急需,大可摆上一阵。岂知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这么一摆,便留待百年之后了!
生与死
生与死是人生两件最重大的事,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站,在生命的旅途上,它们各处极端,差异也相当大。
生是创造,带来的是长久的发展;死是消失,留下的是一串回忆。生时每个人都差不多,因为他们谈不上功业,德性;死时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为数十年的得失都摆在眼前。生如果是丢下去的骰子,死就是静止时的数目;生如果是问号,死就是句点。
所以我们可以平凡地生,却应当伟大地死。

雨有时诚然恼人,但也有它优美的地方,不论是春雨绵绵、秋雨涓涓,或是大雨滂沦,只要你静静地欣赏,都有它不同的况味。雨有时像珠帘,有时似轻纱,点点滴滴,常能与我们的心境产生共呜,所以古人形容雨的词句也特别多,因时间的不同有所谓“寒食雨”、“杏花雨”、“梅雨”、“清明时节雨”;因地点的差异有“灞陵雨”、“楚江微雨”、“巴山夜雨”、“二陵风雨”“仙人掌上雨”;因大小早晚的不同有“密雨”、“疏雨”、“宿雨”、“朝雨”;因心境的不同有“雨打归舟泪万行”。“天阴雨湿声啾啾”;同时因为雨能轻尘,使景物变得愈明晰,所以更有“雨中黄叶树”、“草色新雨中”、“门前风景雨来佳”、“红楼隔雨相望冷”的诗句。
如果比较雨色与阳光显然的差异当然还是在于阳光于言,雨却能呢喃;阳光只能在白天得到,雨却能日夜谛听。那潇潇的雨声,清脆的音响,仿佛织面一首交响诗,给于人人无限的遐思。譬如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陆游的“阑阅卧听风吹雨”,都是形容雨的佳句。至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因为不但形容了雨,也模拟了雨打梧桐、芭蕉的声响,所以更成为千古的绝唱。
看山
我喜欢游山,更喜欢看山,爱在山里看山,更爱在城里看山。
在山里看山,周遭是乌语花香,清流激湍,涤尽尘俗怡然陶醉。
在城里看山,周遭是骄肩杂尘,车水马龙,今人有出尘之思,悠然神往。
在山时看山,能横岭恻峰,远近各异,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们常说:“浮生若梦”,形容人生的倏忽和许多难以置信的遭遇。唐李公佐更作有《南柯记》,描写淳于棼做至槐安国,娶妻、为官、争战的种种。可知梦中的天地是多么广阔,梦中的时间是何等快速。
梦是一种思想的飞跃与创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多现实无法满足的事物,在梦中能得到补偿;科学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有些在梦中豁然贯通;绮丽的神话故事,更常自梦中得到。
虽然梦多半虚幻而不可把握,但在这个纷乱,狭窄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总该庆幸,还能拥有这么一个宁静,宽广且完全属于自己的梦中世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