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第20章


涫到萄谌荩⒀巳ぃ衔惶问且恢炙鹗В宰苁亲扌橄?br /> 以上两者效果似乎相同,做法上却是迥异其趣了。
气静神凝
我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有个人拜师学射箭,但是师傅除了起初教他张弓、瞄准这些基本功夫外,后来只是在门上用线悬了一个铜钱,天天叫他站在远处盯着铜钱看。许多学生都因为耐不住而离去了,只有他依然遵照师傅的话去做,久而久之他觉得铜钱似乎一天比一天大,后来居然变得如他身体一样。这时师傅把弓箭交给他去射,“当”的一声,他才惊讶到射出的那支箭,已经穿过了铜钱。
这个故事所启示的是:当我们学习时,最大的阻碍往往是精神不集中,唯有达到气静神凝的境界,才能神乎其技,也才能参透最上的禅机。
音乐
我有一位朋友每次看书的时候,都听音乐,但是如果问他音乐的内容,却说因为看书专心,根本就毫无感觉。我问那又何必要听呢?他说这是为了保持宁静,因为音乐的旋律是柔美的,可以掩盖周遭不合谐的杂音,使自己更容易专心念书。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在这个错乱喧闹的环境里,如果我们都能拥有一件使身心平和的事,也就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了。
无题
当我们看画展的时候,常责怪有些画标上《无题》的名字。其实这并没有错,因为画既然呈现在我们眼前,又何需题目去指引呢?如果他画的是冬天;我们自然会有冬天的感觉;如果他画不出冬天,即使题上冬天的画名,也没有用。
同样的道理,我们做许多事情,是不必向别人说明的,实质上的建立,远比徒具虚名来得有用。
自然与形式
文学与绘画是相通的,而它的变化也有类似之处,譬如《诗经》比较自由,但是经过“骚赋”、“五七言古诗”到“律诗”就极端形式化了。再由诗而词而曲,到民国以来的“新诗”,却逐渐恢复自由。绘画发展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拿现代画家与原始民族的作品比较,常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唐代的“金碧山水”却很形式化。两者都是由自然而形式,又因归自然。这因为过于自然常缺乏创意,过于形式又失之刻板。艺术既是以各种方法描写自然,所以总在这两者之间参酌变化。
三六九
我有一位画国画的朋友,外号叫“三六九”。因为他如果以三个小时绘画,就得用六个小时作诗,再加上九个小时去欣赏。他的理由是:用六个小时作诗是为了得到画的神髓,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否则把画上的东西再说一遍,显得毫无意义。至于用九个小时去欣赏,是为了深入检讨,否则下一张作品不可能有大的进步。
我想如果我们从事任何创作,都能有他这种“三六九”的精神,是绝对能够成功的。
文学的寓言
我曾经看过一则文学的寓言,当混饨初开的时候,世界上只有四种人,也就是诗人、哲学家、科学家和商人。诗人感叹地说:“这个世界真是太美了!”哲学家讲:“上帝为什么要创造这个世界呢?”科学家想:“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造的?”商人则说:“我真希望能拥有这一切。”
接着诗人作了一首诗,哲学家看了讲:“我终于知道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万物了!”科学家看了说:“这真是一首结构严谨的作品!”商人则高兴他讲:“这首诗如果印成书出版该多好!”
由这个故事可以知道:同一件事给予每个人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而人类的文化不也就靠着他们的创造、思想、分析、推展而日益进步吗?
当局者迷
当我们画素描的时候,常面对石膏像几个钟头也画不正确,但是此刻如果到外面活动一下,聊聊天,走动走动,然后回来再画,却可能一眼就发现原来的错误。这是因为当我们与一件事物接触太久之后,常会流于主观的固执,就如同我们常见不到自己亲人的错误一样。只有换个角度,做疏离的反省,才能很快发现问题的症结。这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了。
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中国画论中有所谓“未动笔前,要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凝”。自从加入新闻工作,我深深感觉这两句话也很适用于记者。因为采访的时候必须要活跃快速,否则就抢不到新闻;至于回来写稿,则要安静地整理,否则就找不到头绪。
我想其它的职业也当是如此,在这个既要行动快速,又得思想冷静的时代,谁能做到“动如脱兔,静若处于”,谁就是成功者。
写生
当我带学生到公园写生的时候,常有人围观,我发现虽然在教室里程度差不多,但写生时怕人看的学生,总是急于表现,多半画不好。至于根本不理会四周,而按照自己计划慢慢描绘的学生,则表现都不差。
同样的道理,在这个人与人接触频繁的时代,我们固然有时要毛遂自荐,但是不能汲汲营营,为求表现,而失了步骤。凡急着在小处获利的人,多半个能成大的争业。
东西画风
如果在以前有一群画家郊游,我们常很容易就能看出哪些是国画家,哪些是西画家。因为国画家常是纵目四顾,记丘壑于胸中,回去再加以整理;西画家则常是把握瞬间的光影,就地取材,当场写生。
但是现在画家们如果在一起,我们就不大容易分出来了,因为国画家日渐重视写生,而不愿落入古人的集臼。西画家则力求更多的感性,而不愿跟照相机比写实的工夫。大概东西画风渐渐会通,也可以由此见出一端吧!
美与艺术
许多人认为所谓美就是艺术,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艺术的东西都美,美的东西却不一定艺术。譬如一盆插花可以很艺术,但是个别的花只能称得上美。油画很艺术,但是画油画的颜料却并不艺术。
所以艺术有个必要条件,就是经由人再创造的。那些不用思考、情感,只想把自然物再现的人,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黑纸眼镜
眼科刚开完刀的病人,医生常给他们戴一种挖有两个小洞的黑纸眼镜。原因是:这样病人必须由小洞向外看东西,眼睛不会转动,反比把脸蒙上,病人合着眼皮转动目珠,对伤口有好处。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心神不宁的时刻,找一件引发兴趣的事去做,要比枯坐在屋里,更能够产生安定的作用。
空前与绝后
当我们读历史,看到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屋的时候,常觉得很好笑。因为对我们来讲,那只是最肤浅的发现罢了。但是如果亿万年之石,谁敢说那时的人类看爱迪生,不会像多们对燧人氏、有巢氏一般呢?
世界上只可能有空前,不可以有绝后的事。就因为能空前,所以我们可以超越古人;就因为无绝后,所以未来比现在更进步。像燧人氏、有巢氏在当时能有空前的发现,也就具有他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了!
劳者多能
我们常说:“能者多劳”,其实也可以讲“劳者多能”。“能者多劳”是形容有能力者,需要他的人多,所以劳碌,也就是“聪明才力大者,服千万人之务”。“劳者多能”是说劳碌的人因为做事经验丰富,所以多能,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就因为能者多劳,又劳者多能,所以能者愈能;就因为愚者多怠,而久怠则愚,故愚者愈愚。能愚之别,肯不肯“劳”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游泳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刚学会游泳,我问他有什么心得,他说:“当我全身放松,水就把我托起来;当我一紧张,它则使我沉下去:,我发现放松自己,竟是那么困难的事。”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许多事情如果我们心平气和,泰然处之,常能很容易地解决。倒是斤斤计较,战战兢兢,容易导致失败。如同游泳一样,“放松”应该是我们学习任何事的第一步。
灯火阑珊处
当我在教书的时候,经常问学生有没有去过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而每次令我惊讶的是,由南部来的学生多半都去过,一直住在台北的却有许多根本不曾去过。原因是南部来的学生,以前因为住得远,总向往着故宫,所以一到台北就赶去参观:北部的学生,因为故宫离家不远,心想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所以拖上好几年也没到过一趟。
毕加索曾对张大千说:“我奇怪有那么多中国人到巴黎来学艺术,真正的艺术应该在中国。”人们总是如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