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远去的背影》第68章


⒒铀抢硐氲淖饔煤螅辗礁庇谟虢稀昂吞浮薄H欢耸钡慕槭蚣峋鼍芫肴仗概校⑶倚迹河懈矣谘院驼撸耙院杭樽锫鄞Γ蔽奚狻薄?br />
蒋氏的准备虽未完成,但毕竟准备了五六年,这样才有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抗战”,才有1938年4月的台儿庄大捷,才能在开战一年多后即与日军“相持”起来。没有此前五六年的准备,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和抗战的亲历者黄仁宇才对蒋氏有这样的评说:“很少人能想及,即使蒋氏自己也可能未曾料及,自‘九·一八事件’至卢沟桥抗战的五年九个余月的时间,也是他一生对祖国最有贡献的一段时间。其贡献的方式不是战胜取攻,而是忍辱负重。但是此中情形至今尚少为人洞悉。”(《日记》第91页)
但也正因为基本准备都未能完成,八年之间,蒋氏实在是苦苦支撑,其中之酸辛,有常人难以想象者。黄仁宇在《日记》中说到,由于政令并未实质性地统一,“蒋在各省抽调部队,以个人磋商激劝之方式行之”(第145页)。作为最高统帅,蒋氏给各路诸侯下“命令”时,往往称对方为“兄”,有时甚至以“弟”自署,全是相商口气,甚至让人感到是在请求、恳求、哀求,仿佛抗战是蒋家盖房子一类私事,蒋氏在求朋友帮忙。军费和装备上的窘迫,则是每日每时地存在着。黄仁宇在《日记》中回忆说:“回忆此时我为少尉排长,月薪四十二元,制服自备。但在云南驻地村镇街头吃一碗面即法币三元,是以军中待遇已与无给制相去不远。当地土匪出价收买我们的轻机关枪,每挺七千元,是为我们一个上等兵四十年之薪饷。若干部队长晚间将枪械加链条锁在枪架上,以防士兵携械潜逃。”(第180页)在武器装备上,国军与日寇,相差也是不可以道里计。若单从此点着眼,甚至可以说,这不是两个国家在打仗,而是两个时代在拼杀。黄仁宇《日记》中说到,抗战期间,“国军兵工厂最多每月生产步枪子弹一千五百万发,平均每兵只分得四发。”(第176页)也就是说,每个士兵每月只能打四枪。蒋氏自己,则往往连军需方面的琐事都要亲自过问。1937年9月24日,淞沪战事正紧张时,蒋氏致信宋子文,请宋准备40万只麻袋,“交南市朱逸民五万只,南翔第六师转陈辞修(引按:即陈诚)五万只,其余三十万只皆运苏州交顾墨三(引按:即顾祝同)兄可也。”(第145页)麻袋当是用于填塞泥沙以筑战壕,而此等事竟要最高统帅亲自筹划,在人类战争史上也属奇事。——汪精卫正是看到此种状况而发出“此仗如何能打下去”的哀叹,并决心投敌。蒋介石则硬着头皮撑了八年。
在1935年8月21日的日记中,蒋氏对局势做了七点估计:“(一)对中国思不战而屈。(二)对华只能威胁分化,制造土匪汉奸,而不能真用武力,以征服中国。(三)最后用兵进攻。(四)中国抵抗。(五)受国际干涉引起世界大战。(六)倭国内乱革命。(七)倭寇失败当在十年之内。”(见黄仁宇《日记》第119页)其实,在此前的《敌乎?友乎?》一文中,蒋氏已授意陈布雷将此种估计做了表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氏的预言,除第六条外,其余六条一一应验。
2008年2月6日凌晨,旧历大年三十
'1'《李宗仁回忆录》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04页。
'2'陈公博:《苦笑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80页。
'3'王泰栋:《陈布雷传》,东方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109页。
'4'王彦民:《徐树铮传》,黄山书社1993年12月版,第10页。
'5'王泰栋:《陈布雷传》,东方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110页。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制度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发表《定都南京宣言》。在定都典礼上,蔡元培代表国民党中央党部授印,胡汉民代表国民政府接印。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在10月8日召开的中常会第172次会议上,改组了国民政府,正式组建了五院制政府,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辏姓撼ぃ好裎⒎ㄔ撼ぃ醭杌菸痉ㄔ撼ぃ淘辔嗖煸撼ぃ骷咎瘴际栽撼ぁ?br />
国民政府的五院制,来自于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在国民政府中特设考试院,作为与行政院、立法院等其他四院平行的机构,则因为孙中山对官员选任制度的重视。1906年12月21日,《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在东京召开,孙中山在演说中就强调:“那五权除刚才所说三权外,尚有两权。一是考选权。……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1'有了孙中山考选权独立的政治思想,方有与其他四院平行的考试院之设。1928年10月8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选和铨叙事宜,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和铨叙,方得任用。考试院下设考选委员会,负责具体的考选工作。
考试院座落在南京鸡鸣寺,所有建筑均是东方式风格,到处亭台楼阁、题联匾额。在1936年9月高等文官考试(其时简称“高考”)中被选用的汪振国晚年有这样的回忆:“考选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委员若干人,它的职能是筹办各类文官及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临考前组织典试委员会、襄试委员会,具体办理考试工作。典试委员会、襄试委员会都是临时性组织,考试完毕,即行结束。每届委员会存在的时间不过三两个月,全院正式在编人员也只有二三百人,组织是紧凑的,人各一职,各负其责,纵有冗员闲曹,年终考绩,即被淘汰。每届考试,聘请雇用人员比较多,都是临时性质,不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之情况。我有个同学在(考试院)铨叙部工作,办公时间拒不会客。我到南京去看他,只能在晚上或星期天到他家中访晤。据他谈,每天八小时工作,都很紧张,但这种比较良好的机关风气,没能持续多久,到抗战前夕,就开始败坏了。”'2'
国民政府公布的《文官考试法》及其施行细则规定,由考试院组织的全国性的高等文官考试,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定在桂花飘香的九十月间,以合“折桂”之意。抗战前在南京共举行了四次这样的“高考”。1931年为第一次;1933年为第二次;1935年为第三次。第四次本应1937年举行。但1936年是蒋介石五十大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援清代“恩科”之例,举行一次临时性的高等文官考试,以庆祝蒋介石生日。高等文官考试的报考条件,是取得大学毕业资格者。一旦在这种“高考”中被录取,即取得荐任官资格,成为“国家公务员”,薪俸立即与国立大学一般教授相等。毫无疑问,这是极有吸引力的。当时的报考者,除了国立和私立各大学的毕业生外,北大、清华、南开、武大、中央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参加角逐者也不在少数。自费留学归国者,也有很多人想通过这种“高考”而得一职位。全国的报考者都集中到南京考试,其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每次考试前,先是接受报考者的申请书,审查相关证件,确认参考资格,对符合报考条件者,发给应考资格证明书,即今日所谓的“准考证”。这一工作完成后,即进行临场准备。这一工作自然也极为繁琐,而且容不得半点马虎。“准考证”发放完毕,临场准备工作也已就绪,便成立典试委员会和襄试委员会。典试委员会负责命题和阅卷。所以,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典试委员会是极为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典试委员由考试院报请国民政府批准后,由国民政府出面礼聘。所聘者,自然是国内的名流学者。汪振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文官制度与文官考试》中回忆了1933年“高考”中的典试委员情况。这届的典试委员长为国民党元老王用宾。王用宾是山西运城人。1904年,官费选派到日本留学,先是在日本盐仓铁道专科学校学铁道工程,后又考入法政大学攻读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