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第44章


(e)后件是Iab,并且在前件之中有Agb型(g不同于b)的表达式,而没有Afa型(f不同于a)的表达式。
这个情况能够化归为从属情况(d)
,因为a与b就后件Iab而言是对称的。
(f)后件是Iab,并且在前件之中有Afa型(f不同于a)
的表达式与Agb型(g不同于b)的表达式。
我们可以设想条
…… 189
3。三段论系统的初等表达式A 771
件(α)与(β)对于Afa是没有满足的,或者同样的条件对于Agb也是没有满足的;否则,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这个原表达式将是被断定的。
现在,如果有Aca与一个从c导至b的系列:(γ)Aca;Ac1Ac1c2,…,Acnb,或者Adb与一个从d导至a的系列:(δ)Adb;Ad1,Ad1d2,…,Adna,我们从(γ)得到Aca与Acb,从(δ)得到Adb与Ada。
从而在两种情况下,用Darapti式都得出Iab。
进一步说,如果有一前件Icd(或Idc)与两个系列,一为从c导至a,另一为由d导至b:Icd;Ac(∈)1,Ac1c2,…,AcnaIcd;Ad1,Ad1d2,…
Adnb我从第一个系列得出前提Aca,从第二个系列得出前提Adb,而这两个前提与Icd一起,基于复合三段论(polysylogism)
CIcdCAcaCAdbIab得出结论Iab。
我们这样来证明这个复合三段论:从Icd与Aca用Disamis式推出Iad,然后从Iad与Adb用Dari出式推出Iab。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这个原表达式都必须被断定。
然而,如果条件(γ)
,(δ)或(∈)没有一个是被满足的,我们可以消去Afa与Agb型的表达式(用将它们的第一个变元分别地等同于a或b的办法)
,而根据从属情况(c)
,这个原表达式必须被排斥。
现在穷尽了一切可能的情况,并且证明了每一个有意义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表达式,在我们的公理和推论规则的基础上,或者是被断定的,或者是被排斥
…… 190
871第五章 判定问题
的。
34。三段论系统的一个算术的解释A莱布尼兹于1679年发现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的一个算术的解释。
从历史的以及从系统的观点来说,它应当受到我们的注意。
①它是一个同构的解释(isomrphicinterpretation)。
莱布尼兹并不知道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可以公理化,而且他也不知道关于排斥及其规则的任何东西。
他为了相信他的解释是不错的,他才检验了某些换位定律与某些三段论的式。
所以,他的解释满足我们的断定的公理1—4、排斥的公理P59,以及斯卢派斯基规则等等,好像仅仅是一种巧合。
无论如何,在他的研究中他的哲学直观指导着他产生了一个如此圆满的结果,的确是一桩奇事。
莱布尼兹的算术解释是基于三段论系统的变项与自然数彼此互素的有序偶(ordered
pairs
of
natural
numbers
prime
to
each
other)之间的相关关系(corelation)。
例如,对于变项a,对应着两个互素的数,a1与a2;对于变项b,对应着两个其它的也是互素的数,b与b。
当且仅当a1可被b1整除,并且a2可被b2整除时,前提Aab才是真的。
如果这些条件之一没有满足,Aab就是假的,从而NAab就是真的。

①见L。库杜拉特:《莱布尼兹未刊行的著作和残篇》(OpusculesetfragCmentsinéditsdeLeibniz)
,巴黎1903年版,第17页以下。
又参看杨卢卡西维茨W《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Osylogistyce
Arystotelesa)
,《克拉科夫科学院院刊》xliv,第6号(1939年)
,第20页。
…… 191
34。三段论系统的一个算术的解释A 971
且仅当a1与b2之间没有公因数,并且a与b1之间没有公因数时,前提Iab才是真的。
如果这些条件之一没有满足,Iab就是假的,从而NIab就是真的。
容易看出:我们的断定的公理1—4都是被确证的。
公理1,Aaa是被确证的,因为每一个数可由它自己整除。
公理2,Ia是被确证的,因为已经假定,对应于a的两个数,a1与a2是互素的。
公理3,Barbara式CKAbcAabAac也是被确证的,因为可整除的关系是传递的。
公理4,Datist式CKAbcIbaIac,也是被确证的;因为如果b1可被c1整除,b2可被c2整除,b1与a2之间没有公因数,并且b2与a1之间没有公因数,那么,a1与c2之间必定没有公因数,并且a2与c1之间必定没有公因数。
因为,如果a1与c2有一个比1大的公因子,a1与b2也将有这个相同的公因子,因b2包含c2。
但这是与a1与b2之间没有公因数的假定相违背的。
同样,我们证明a2与c1之间必定没有公因数。
表明公理P59CKAcbAabIac必须被排斥,也是容易的。
举以下数字为例:a1=15,b1=3,c1=12,a2=14,b2=7,c2=35。
Acb是真的,因为c1被b1整除,并且c2可被b2整除;Aab也是真的,因为a1可被b1整除,并且a2可被b2整除;但结论Iac不是真的,因为a1与c2不是互素的。
斯卢派斯基规则的确证较为复杂些。
我将借助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让我们取排斥的表达式:(P1)CNAabCNIcdCIbdNAad与(P2)CNIbcCNIcdCIbdNAad。
…… 192
081第五章 判定问题
我们用斯卢派斯基规则,
PCNαγ,PCNβγ→CNαCNβγ,从(P1)与(P2)得到第三个排斥的表达式,(P3)CNAabCNIbcCNIcdCIbdNAad。
例如用以下一组数字,表达式(1)就被反驳了:a1=4,b1=7,c1=3,d1=4,(4)a2=9,b2=5,c2=8,d2=3。
能够很容易地证明:根据这个解释Aab是假的(因为4不能被7整除)
,从而NAab是真的;Icd是假的(因为c2对于d1不是互素的)
,所以NIcd是真的;Ibd是真的(因为b1与d2,b2与d1两对数,彼此都是互素的)
;但是NAad是假的,因为Aad是真的(a1可被d1整除,而且a2可被d2整除)。
所有前件都是真的,后件是假的;所以表达式(1)被驳倒了。
相同的这样一组数并不反驳表达式(2)
,因为Ibc是真的(由于b1与c2,及b2与c1两对数,彼此是互素的)
,从而NIbc是假的。
但如果一个蕴涵式的前件是假的,这个蕴涵式就是真的。
为了反驳表达式(2)
,我们必须取另外一组数:a(5)1=9,b1=3,c1=8,d1=3,a2=2,b2=2,c2=5,d2=2。
根据这个解释,表达式(2)的所有前件都是真的,而后件是假的;所以,这表达式就被反驳了。
但这第二组数并不反驳表达式(1)
,因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