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震撼》第20章


于这件虎节 从何而来,据考古学家麦英豪根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的武王 赵佗“攻长沙边邑”推断,此虎节极有可能是赵佗攻占了楚国旧地 时所获,赵佗死后,虎节传给子孙后代并成为象岗山古墓的随葬 品。当然,除这个推断外,亦不能排除战国时代楚国的势力已逾越 岭南的可能性,但要使这个可能性成为事实,还需要有更多的出 土文物加以证明。
造型独特的恺甲
在西耳室前部南侧的地面上,考古人员在众多散乱的器物中,发现了一件保存较完整的铁恺甲,这副恺甲的发现使考古人员神情一振,特别是社科院考古所来的白荣金更是惊喜异常。因为自1968年满城汉墓发现一副完整的恺甲后,在10余年的考古发掘中,很难有这类器物出土,尤其在岭南地区,铁恺甲的发现更是前所未有的考古盛事。它让今天的人类透过滚滚的历史尘烟,再次窥视到2仪刃年前作为防护兵器的恺甲的真实面貌。
恺甲在兵器学史上属于防护兵器的范畴,它的用途自然是战争中的防卫。
中国古籍(韩非子·难一》中,记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矛盾故事”。它向人们揭示出,进行战争不仅要有进攻性兵器,还要有防护性兵器,这样才既能消灭敌人,又能保存自己。进攻与防护两类兵器的发展相辅相成,一般前者居先,并促进后者相应发展,但后者进步了,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发展。防护兵器正是与进攻兵器在相互不断促进中,发展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系列。在这个系列中,主要以甲胃、盾、马具装三类为主。
其实,早在铜铁兵器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知道利用藤条、木片、兽皮等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制作出早期的防护装具,并开始用于保护人体最重要的头、胸、背等部位了。当历史进人到青铜时代,随着作战方式的变化,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锋利的进攻性青铜兵器的演进,防护装具也随之得到了大踏步的革新和发展。除皮革甲宵外,还出现了青铜铸造的甲胃,这些甲宵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对青铜兵器如戈、矛、剑、链等攻击的防护性能。
历史上的恺甲,又名“介”或“函”,其形类似衣服,用以防护人体的重要部位。据考古资料证明,在青铜兵器盛行的商代,防护装具仍以皮甲为主,青铜甲处于盟生时期。到西周时期,青铜甲开始大量出现。、如近年在陕西陇县发现的西周青铜甲饰,多呈圆泡形,正面弧凸,周沿留有窄边,背面中空,有“十”字形或“一”字形钮:〕出土时,这些铜泡背面短每粘有皮革残存,周边还有漆痕,这说明西周时代是在经过裸漆的皮甲卜面再嵌附铜甲饰的。再如建国前在浚县辛村的西周墓里也曾出土大、中、小各类甲泡11枚,从出土铜泡在墓葬中的位置分析,有的铜泡是缀于甲衣上的,但也有的铜泡是缀于人小腿部位的长靴上,从形制上看,西周的圆泡形铜甲饰不同于陕西固城出土的透顶或尖顶商代铜甲。数量较多的商周青铜甲饰的出土,反映当时的恺甲在军队中的广泛使用。
至于西周时期的青铜甲,在考占发掘中仅在山东胶县西周车马坑出土过一件铜胸甲,这具胸甲宽37厘米,高38厘米,由左、中、右三片合成,铜甲周围有O。8…1。2厘米的扁平边缘,缘上分布小的穿孔12个。从整体上看,这件铜胸甲呈狰狞兽面状,左右两片对称,构成怪兽外凸的大眼和向下弯曲的嘴部,瞳孔处开有圆孔。中片是一个巨大的兽鼻形,并开有两个圆鼻孔,鼻孔两侧向下弯出撩牙各一枚。中片一与左右甲片相连的边缘部位各开有小圆穿孔。考古人员在发现铜胸甲的同时,还发现了直径11厘米的铜背甲。背甲圆泡形,中心凸出,中间有直径}。厘米的穿孔,铜泡外缘扁平,缘边也有小穿孔。根据铜胸甲、背甲的形状及宽边缘上的小穿孔来看,这铜胸甲和铜背甲也是钉缀在皮甲上的附属物,以起到护胸和护背的防御作用。
关于铁恺甲在中国的出现时间,从文献和考古发掘得知,至少在战国时已出现了。《吕氏春秋·贵卒》中,有中山国力十“衣铁甲,操铁杖以战”的记述;《战国策·韩一》中,有韩卒“甲盾裴黎铁幕”“无不毕具”的话。这里所说的“铁幕”即“以铁为臂胫之衣”。1965年,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科号墓中出土了战国后期的铁胃,这件铁胃高26厘米,由89片7排铁甲片编缀而成。几乎与此同时,发掘者还在该遗址21号墓清理出216片铁甲片,长6一7 。8厘米、宽5。3…6。9厘米。根据出土情况分析,铁甲和铁宵两类甲片各有不同,这说明从那时起防护装具即开始进人一个新阶段。到了汉代,随着钢铁技术的发展,铁甲宵逐渐取代皮甲成为主要装备。如:l965年,陕西咸阳市杨家湾出土陶俑2500多件,其中4O%的俑身披有模拟实用恺甲。这些陶俑的出土,对西汉前期恺甲制提供了形象性资料。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十家子汉城遗址发现一领汉武帝时期铁恺,以及西汉中后期零散甲片三百余片。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发掘出一领刘胜葬仪用恺甲。这件恺甲经复原,为甲身、甲袖组成的鱼鳞甲,全甲由2859片组成,重16。 85公斤,属西汉中期的产物。1975 ……1977年,在西安市大刘寨西汉武库遗址,出土了较多铁恺甲片,这些甲片大致分为三型:大型长宽为11厘米x2厘米,中型5厘米x2厘米左右,四角呈圆弧形,小型2厘米X1。5厘米。甲片都有成对的边孔,用以编缀。该武库自汉初一直使用到西汉末年。
关于汉代铁恺甲的成型技术,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当是上承皮甲传统工艺的,一般来说,与皮甲编组方法相同。但个别情况也有不同,如刘胜墓鱼鳞甲,其固定编缀,横排以中心一片为基准,向左右展开,后一片前缘压在前片后缘上,边孔对齐以穿绳;纵编时,上排压下排,邻排相错,隔排相对。活动编缀,与皮甲方法相差不多,纵向连接时编绳留有一定长度,便于甲片。上下推移。
关于甲的编制,按甲片特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扎甲。如杨家湾陶俑所示,系由共排至五排长方形甲片制成。其中屯排甲的扎甲特别长,至少为20一3O厘米,防护部位仅限于胸背,故此种甲还比较原始;四五排甲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发展而成,防护部位扩大,身甲下延至腰下,肩仁加有披膊,其腰下和披肩均为活动编缀。第二类为鱼鳞甲。主要由中小型甲片编成,精工细作,防护能力更强。这类甲在杨家湾汉墓中仅出一例,说明此种甲可能只有将领才有。刘胜墓所出,比杨家湾的更精细,是这种甲的代表。以上甲制反映出西汉时期甲片由大型向中小型变化,由扎甲向精密鱼鳞甲过渡,由仅仅保护上体进而扩大到保护其他部位的发展趋势。
随着战争的需要和进攻性钢铁兵器的发展,对恺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且从着装角度要求,不仅要坚固合体,还要整齐划一,这些要求对恺甲的改进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正因为如此,西汉时期恺甲生产技术逐渐达到了成熟阶段。从出土的同类甲片看,无论形状、尺寸、穿孔部位都比较一致。生产一领恺甲,所用甲片大小相差不大,这表明恺甲生产已向规格化、标准化发展。
东汉时,恺甲又有了新的发展。就防护部位而言,除西汉已有的身甲、披膊外,护头的兜黎、护颈的盆领、护腿的腿裙等都已出现,进一步强化了防护效能。制甲材料,也由西汉的块炼铁发展到东汉的百炼钢。东汉陈琳在《武库赋》一文说:“恺则东胡胭巩,百炼精刚”,就是恺为百炼钢制品的生动写照。
魏晋南北朝时,甲制进一步发展,种类也随之增多。诸葛亮曾有《作钢恺教》流传后世,文中有“较作部皆作五折钢恺、十折矛,以给之”的句子,这说明当时以炒钢为原料制甲比较普遍。而甲的种类,从曹植《上先帝赐臣恺表》可知,当时有黑光恺、明光恺、两当恺、环锁恺、马恺五种。据研究者分析,黑光恺可能是本色铁恺,即汉代所谓“玄甲”,其他几种属新式恺。这后四种虽然在当时还不普遍,但自此始,逐渐成为两晋南北朝流行的主要装备。
唐代,甲的种类已达到了十三种,据《唐六典》记载:“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日乌锤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日皮甲,十有一日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可见甲的种类和形式已蔚为壮观了。
到宋代,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