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房地产这些年》第97章


理: 中国房价不可战胜!
那么到底是谁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铸就如此坚硬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活跃在民间社会的经济精英高论层出不穷。某房地产商说是未婚女青年;某政协委员称是钉子户;混迹于大学校园里的某教授说是未婚同居者。高论无止境,最近更有房地产界人士将责任归咎于丈母娘。
2009年临近终点,但国内的房价涨幅似乎还在“癫狂”向上。如今,房子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疯狂的更加疯狂,焦虑的更加焦虑,茫然的更加茫然……人们已不得不为房价几乎化为脱缰野马的现状担忧。
2009年,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房价之殇?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缩影,这一年里经历的所有起伏,其戏剧性与冲突性可谓达到了巅峰。
似乎如宿命般应景,一部以反映现代都市人居住困境的道德伦理剧《蜗居》在2009年即将结束时风靡全国。《蜗居》受追捧,抛出的是中国年轻人一个无法避开的沉甸甸的话题——何时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蜗居”?在所有市场主体共同将房价逼近疯狂的今天,房子,正在成为改变中国一代人生存方式甚至文明底线的文化符号。如今的中国,又再度处于“满城尽议房地产”的状态。
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人牛刀分析说: 其实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纯市场的行为,他还有政府的行为,还有社会的行为。这个社会行为就是老百姓对房地产市场的期望和不满。
很多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已经成了中国民众、政府和开发商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是国际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深切关注对象。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隐忧。在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因此也绑架了为中国经济负责的中国政府。正因为如此,我国各级政府有足够的理由要担忧房地产。前面有日本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在此后的20多年里没有走出过阴影。海内外,早就有很多人在讨论中国是否会步日本模式后尘的问题。
12月13日,美国耶鲁大学著名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深陷“非理性繁荣”的状态。他认为,投资者并非人人都是理性和精明的,正是他们的非理性和从众行为催生了投机性泡沫。那么,正在准备进入楼市的购房者们,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目前是否处于一个理性的状态?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究竟该如何评说举国关注的房地产业?
历史如同罗马神话里的“双面神”雅努斯一样有着两副面孔,一副回望过去,一副凝视未来。因此,要正确判断未来走势,也许“以史论今”不失为一种方法。
1978年11月24日夜晚,安徽凤阳18位农民冒着杀头危险摁下影响整个中国手印的那间屋子,还是草房。从队长严俊昌到副队长严宏昌再到其他诸人严学昌、严立学、关友江……他们各自住的除了草房也还是草房。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走进思源村民杨八郎家,“20多口人蜗居在仅有30多平方米的茅草房里,枝条框架铺上茅草就算房屋了”。
1988年,一首歌风靡大江南北:“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城市也草棚成区。1978年8月,美国建筑商伊莱·布罗德参观北京、广州等五城市之后说:“我看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发达国家……中国人用黏土和稻草做砖,但也使用一部分预制混凝土板来建房。中国的住房是原始的,建成后的质量很粗糙,但非常讲实用。往往一个两居室的房子里要住四代人,从80岁的曾祖母到小孩。”
30年岁月匆匆走过!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
而住房,大庇了天下。
“大庇天下”,写在诗圣笔下,更是深深地写在所有亲身经历了这个30年、见证了这个30年的每个中国人心底。
这是一场史诗般的住房革命!
也许没有一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国那样让人感觉恍若隔世。华夏大地翻天覆地,今非昔比。而古人所憧憬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也正在一步步实现于今日。住房条件的改善,只是全国人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现在不论你走到哪座城市,到处是一片片新的住宅小区;农村不少家庭盖起了新房,一些新房外观装潢漂亮,一点不亚于城市的房子。在过去30年里,约有4。5亿中国人摆脱了极度贫困,这一成就理应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迅速而广泛的城市化进程。
今天的中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到市场化的根本转变。房地产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对房地产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当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在房地产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很难想象,在市场经济中,住房实行计划经济的福利分房模式,如果是这样的话,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就很难是一个全面的改革。
今天的中国,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1998年以来,全国商品住房的竣工量达到36。1亿平方米。最近十年的建设量是改革开放前30年住房建设总量的6。8倍。2008年商品住房投资占城镇住宅投资的85%,商品住房竣工量达到了4。8亿平方米,占同期城镇住房竣工总量的72。6%。到2008年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28平方米以上,是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4。2倍。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宅。各类新建住房的设计,注重完善使用功能,注重配套设施完备和物业服务,注重建筑节能和环境的美化。据统计,城镇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81%,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今天的中国,一年的住宅竣工面积超过了全欧洲的总和、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和。《参考消息》援引外电说,中国每天新建房屋面积占到全球总量的50%左右,一年的房屋建设面积总量相当于俄罗斯全国现有的房屋面积。重庆10天的建筑成果,相当于15个纽约曼哈顿的克莱斯勒大厦。
1991年,一位美国财团的董事长第一次来中国。当时到了上海,上海市的领导在浦西请他吃饭,指着浦东对他说:“未来我们将在那里打造一个中国的‘曼哈顿’,你要有意来投资,我给你500亩地!”当时他一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觉得是在吹牛皮。曼哈顿是上百年慢慢沉淀下来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纽约作为一个世界级的中心城市,近百年时间才打造出来一个曼哈顿。上海凭什么?要想在这一片稻田上打造曼哈顿绝对不可能。这就是当时的他按照一个典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推理。
但是没有想到,等他10年以后再陪小布什来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候,一个类似曼哈顿的建筑群就这么在浦东崛起了。这位美国董事长感叹地说了一句让人深刻的经典之语:“美国300年,中国30年。”
今天的中国,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83%,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欧洲。联合国人居署代理副执行主任丹尼尔·比奥谨慎评价:“中国住宅建设速度近几年来全球最快。”
今天的中国,本土建筑师感叹今天大众住宅甚至把20世纪90年代都抛在脑后;外国建筑师介绍欧陆也开始流行“中国风”: 户小广场大,花径园林区。作为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联合国人居奖”是联合国为了使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人类住区的发展和解决人居领域的各种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鼓励和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1989年创立奖项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至今,人居奖已经刻上我国这些城市的名字: 唐山市(1990)、杭州市(2001)、包头市(2002)、威海市(2003)、厦门市(2004)、烟台市(2005)、南宁市(2007)、绍兴市、张家港市(2008)、日照市(2009)……这是中国城市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标识符,是更新的、更高的起点。
今天的中国,加快了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的步伐,截止到2008年底,通过廉租住房制度解决了295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作用得到实现,已经有50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