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二号人物》第22章


力,供皇帝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主要目的还是显示帝王的尊贵地位,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家天下”的重要特点。
和文谖窀蟪迹χ笥纱丝杉话摺?br /> 同年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
同年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国史馆,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图书馆。文人小说下载
同年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27岁,转户部左侍郎,并兼署吏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和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曰“怒”;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恩荫,故曰“乐”。吏部右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事部、组织部副部长。
同年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陆军司令)。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月,29岁,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见习国务院副总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30岁,升户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长),旋命议政王大臣上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局常委)。
同年五月,实授御前大臣(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务院副总理)。
同年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同年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在清代,理藩院具有与六部同等的地位,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它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得到最后确立。理藩院初设时,其职官亦称“承政”、“参政”。顺治元年(1644年),与六部同时改为尚书、侍郎,不过这中间曾一度把尚书叫作“礼部尚书掌理藩院事”,左右侍郎称“礼部左右侍郎协理理藩院事”,但为时不久便诏准改正了。理藩院所用官员均系满人或蒙古人,笔帖式中兼有汉军,但绝无汉官。理藩院在康熙初置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清吏司。以后,随着清朝统治势力向喀尔喀、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路伸延,其管辖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乾隆二十九年,经调整最后确定设旗籍(柔远司改)、王会(宾客司改)、典属(录勋司改)、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各司的分工如下:
旗籍司掌内蒙诸部札萨克(称内札萨克)之疆界、封爵、谱系、盟会、邮传以及土默特、布特哈部职官的选任引见。
王会司掌颁内札萨克王公们的俸禄、朝贡、燕飧、赏赉等事。
典属司负责漠北喀尔喀蒙古、青海蒙古、套西蒙古以及科布多和新疆诸部蒙古(这些地区的蒙古统称为外札萨克)的划界、封爵、编旗、盟会、简军、邮驿、互市,还对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喇嘛发放度牒、监典活佛转世和行施赏罚。一些内属游牧部落,像察哈尔、巴尔虎、额鲁特、扎哈沁、明阿特、乌梁海、达木蒙古、哈萨克、锡伯等官员的检选引见,也归其统理。
柔远司掌外札萨克喇嘛禄廪、朝贡之事。
徕远司掌哈密、吐鲁番札萨克政令,新疆回部、四川金川土司年班、内附布鲁特诸部给衔、马税以及霍罕、博罗尔、巴达克山、塔什罕、爱乌罕的职员。
理刑司掌管外藩各部刑罚,制定律例条规。
此外,又设内馆、外馆,分别接待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置俄罗斯馆,安顿沙俄商人、传教士和留学生。还有咸安宫蒙古学、唐古特学、托成学等。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31岁,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
同年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解放军四总部部长)。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32岁,加太子太保衔。
同年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33岁,赏戴双眼花翎。
同年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
同年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34岁,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
同年四月,任清石经馆总裁。
同年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
同年九月,因平回部叛乱有功,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闰七月,35岁,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需要特别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清代的大学士只是一种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最多时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最多时满、汉各1人。当然,既然是一种荣誉官职,我们便可知道,这些人均为文臣中的最高官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极少数有特殊贡献的人例外)。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38岁,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千。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39岁,任殿试读卷官。
同年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和沼谘杆俚玫搅饲』实鄣某栊摇R蝗酥拢蛲蛉酥稀:瞳|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人贪婪的欲望一旦终于成为现实,就不会有所顾忌,和彩侨绱恕?br /> 我们现在的问题在于:年轻的和窃跹龉俚哪兀磕昵岬暮瞳|,是怎样与年老的乾隆皇帝相处的呢?年轻的和窃跹岫拙俚鼐偷玫搅四昀系那』实鄣某栊业哪兀?br />
第五章 俘获君心的智慧
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君主
前面,我们说到了和杆籴绕鸬脑蛴腥缦滤牡悖旱谝皇茄对ú坏诙浅錾砺蓿坏谌窍嗝蔡锰茫坏谒氖谴厦髁胬?br /> 但是,只是凭借这些条件,和遣换嵊们』实垡皇赖闹厥拥摹J率瞪希颐侵溃谡銮〕笃冢源雍瞳|平步青云、迅速崛起以来,一直到乾隆皇帝病死的时候为止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和救耸且恢鄙钍芮』实壑赜玫摹:瞳|在朝二十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50次之多。
现在的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年老的乾隆皇帝二十几年如一日般长久地重用年轻的和兀渴遣皇悄昵岬暮瞳|有什么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
我们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年轻的和Φ氖贝#╓//RS/HU)
和囊簧即υ诖笄逋醭钗κ⒌摹翱登⑹馈钡暮笃凇?br /> 这一时期,上距清军入关已经有一百余年,大清王朝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施的一系列积极措施与励精图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全国统一,疆域扩大,政权巩固。
与此同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十分注意发展生产,使广大人民有了一个较为安定、祥和的生产与生活的氛围,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亲政伊始,为了长治久安,国泰民安,使百姓休养生息,康熙皇帝就接连发布了一系列的“惠民”的诏谕,宣布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奖励开荒;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永定河,并多次亲临工程现场视察,指导治河工作;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蠲免钱粮,改革地丁银的征收方法,宣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赋。此外,特别是在康熙皇帝统治的前期,还大力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惩治贪污,表彰清廉。这为大清王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实行了开豁“贱民”等措施,废除各种人身依附关系,从而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解放了部分生产力。为了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繁荣,雍正皇帝还下令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这样就减轻了无地、少地而人口众多的贫苦农民的负担。为了巩固边疆,笼络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增加其“向心力”,雍正皇帝继续实行康熙皇帝所采取的重视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政策。与此同时,雍正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