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发迹史》第213章


包括那两个将吴三桂赶走的下棋老者在内。
于是,少壮派与老年派便成了两个对立的群体。
少壮派说:“做衡州人的感觉真好!”
老年派说:“好?有什么好?”
少壮派说:“做衡州人可以看到皇上登基。天下百姓能看到皇上登基的人不多!”
老年派说:“可是,皇上登基之后,恰恰是奴役我们的主儿。”
少壮派说:“正因为是衡州人,从此成为天子脚下的臣民了!”
老年派说:“成为天子脚下的臣民有什么好?”
少壮派说:“当然好!至少那份感觉就特别好,别人是无法比的!”
老年派说:“可是不管我怎么看,你都仍然是原来的衡州人啊!”
少壮派说:“不管怎么说,皇上住在这里,对这里的百姓总有好处!”
老年派问:“有什么好处?”
少壮派说:“至少从此衡州城里的皇亲国戚总比别的地方多吧!”
老年派说:“可是,那些皇亲国戚往往都是些欺压百姓的恶霸!皇亲国戚多了,欺侮自己的主儿也便多了。”
少壮派说:“有了皇亲国戚,大家办事便会方便些。不管多难的事,都有法解决,因为总可以找到皇上,让皇上网开一面。”
老年派说:“可是,找皇亲国戚疏通关系的事都得花钱儿。而咱小百姓连饭也吃不上,哪里还有钱干那事。所以,方便的依然是有钱人,咱小百姓依然是不方便。”
少壮派说:“不说别的好处,至少今日能看到皇上的登基仪式吧!”
老年派说:“可是,只能站在警戒线以外感受一下气氛!”
少壮派说:“即使能感受一下气氛也比无气氛可以感受强吧!”
老年派说:“其实比没有气氛可感受时还要难受,就好比闻到酒香却无酒可喝的感受比没有闻到酒香也不想喝酒的感受差些!”
少壮派说:“我觉得今日之衡州与往日之衡州就是不一样!”
老年派说:“不一样并非就是好事!”
少壮派说:“我觉得今日之衡州特别干净!”
老年派说:“那是为了迎接皇上登基而搞的突击,事后仍然会如以前一般脏!”
少壮派说:“我感觉到周王府与往日不一般!”
老年派说:“有何不一般?”
少壮派说:“红墙黄瓦的,煞是富丽堂皇!我看比紫禁城差不了多少!”
老年派说:“我可是从红墙之上看到了灰色,从黄瓦之上窥视到黑暗。所以我觉得它无法与紫禁城相比!”
少壮派说:“从今日起,周王府不再是周王府,而是皇宫!”
老年派说:“什么时候,周王府也还是周王府!”
少壮派说:“你怎么什么事情都喜欢朝坏处想?”
老年派说:“你怎么什么事情都喜欢朝好处想?”
少壮派说:“朝好处想总比朝坏处想强!”
老年派说:“朝坏处想总比朝好处想强!”
少壮派说:“朝好处想,可以使人充满希望催人振奋。”
老年派说:“朝坏处想,可以使人消除幻想少犯错误。”
站在旁边的老者甲嚷起来,说:“你们都别吵了!也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你们吵着有什么用?不管你如何吵,人家要称帝的还是要称帝!”
老年派说:“我观你也是我们老年派的,怎么不帮我们说话呢?”
老者甲说:“我谁也不帮!我是来看登基的!”
突然听到一连串震天响的大铳声,然后是太监那不阴不阳的司仪声:“登基仪式开始!”
于是,衡州民众再也无人说话,都是静静地听着,敛声屏气的,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接着,又是钟鼓齐鸣。
钟鼓之声停后,司仪大臣宣读告天下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周王吴三桂改元称帝;国王大周,改衡州为定天府以为国都,改年号为昭武元年。”
钦此!
接着又是钟鼓齐鸣。
钟鼓声之后,司仪太监又以不阴不阳的声音喊道:“文武百官受封。”
于是,吴三桂宣布封爵,其封爵大致如下:
封马宝、胡国柱等三十二人为国公;
封刘遐初等四十三人为郡公;
封韩大任等六十八将为侯;
封一百五十人为伯。
最后宣布其长孙,即吴应熊之子吴世侍铩?br />
等读完那长长的一串受封名字之后,人们才舒了口气。
老者乙叹口气说:“怎么封那么多爵?”
老者甲说:“这你就不懂了!”
老者乙问:“有什么不懂的?”
老者甲说:“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老者乙说:“哦,我明白了!”
老者甲说:“你明白了什么?”
老者乙说:“明白时下为何那么多机构都想提高档次!你看看,吴三桂从王到帝,那么多人得到了爵位,岂不是同喜同乐?”
突然,锣鼓声又响起。原来是吴三桂率群臣出宫,要到南岳去祭天。
老者甲说:“老者乙,你看那皇上是谁?”
老者乙说:“哦,是看我们下棋的那老头!”
老者甲感叹说:“难怪那天他对我们说了那么多混账话,原来是为了掩耳盗铃。”
吴三桂率领文武百官走了,身后是一片嘈杂之声。
六、吴三桂祭天得病
太阳躲在厚厚的灰云后面。
既没有清晰可辨的轮廓,也没有明净锃亮的光环。
三月的南岳,依然被云笼着,被雾缠着,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尴尬境地。
祝融峰下,半山腰上,一个巨大的圆台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给远处的人们以种神秘之感。这便是吴三桂搭在南岳山上的祭天台。
汪士荣当时建议吴三桂在南岳山上随便地方搭个祭天台都行。吴三桂不肯,吴三桂说自己既然是在祝融峰得到了神的启示和天的允许,自己便必须在祝融峰边筑台祭天。如果不是祝融峰上地盘太窄,影响百姓瞻视,使得场面不够热闹,会丧失帝王气派的话,吴三桂还想把祭天台筑在祝融峰上。
中国凡在京城中称帝的帝王都是京郊之外祭天,所以,亦有郊天之说。
明永乐十八年,即一四二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在北京正阳门外修筑天坛。其中的皇穹宇和圜丘是供皇帝祭天所用。
史书记载,父系部落联盟时代的尧、舜、禹就视虔诚祭天为他们的职责、公务。及至殷代,殷人的最高神是上帝,也即天,那时上帝就被宣传为殷王在天上的投影。因此,殷王事无巨细,都要占卜咨询天意。到了周朝,帝王便自命为天子,说自己是受命令来统治天下的。
天坛之中的圜丘就是祭天台。圜是圆的意思,圜丘即是圆丘。由于中国人的祖先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筑圆丘祭天,而筑方丘而祭地。
圆丘筑得很高,其目的是为了让祭祀人站在高坛之上时,能尽量缩短与天的距离。这样一来,帝王的祈祷便能让天听到,且能使天清楚地看到为他所举行的一切礼仪和所送的礼品。同时也可以拉开帝王与百姓的距离,突出天子的威仪。
吴三桂筑在祝融峰下的祭天台却没有京城郊外的天坛那么雄伟,那么气派!但是,由于占据地利,是以南岳为底的,所以,它远比京城郊外的天坛要高。
吴三桂之所以选在祝融峰上筑台祭天,其目的便是为了能在祭天之时,很好地与天作一次感情交流。以便加强自己与天的感情,使自己的地位稳固下来,并能一代一代永远地传下去,使大周的江山永远是吴家的,别人别想觊觎!
吴三桂率领文武大臣浩浩荡荡地来到南岳,除了装备精良的御林军跟随在左右外,还有从衡州城内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也还有南岳山下的百姓。老者甲与老者乙也跟来了。
吴三桂来到祭天台时,太阳已完全躲进厚云之中去了。太阳所躲之处,只能看到一团毛毛糙糙的光,就像人在暗处看远处的房屋里点着油灯。
老者甲说:“按理说,吴三桂来祭天,是给天老爷送礼来的,老天爷应该欢迎才是啊,老天爷怎么避而不见呢?”
老者乙说:“我看是天老爷不愿见他!”
老者甲说:“岂有人会不愿见来阿谀自己的人?”
老者乙说:“可老天爷不是人,是神!”
老者甲说:“是神也喜欢阿谀逢迎之徒。”
老者乙说:“既然如此,天老爷为何不愿见吴三桂呢?”
老者甲说:“依我看,其中必有阴谋!”
老者乙说:“先别管那么多,且先看看吴三桂给老天爷送些什么礼!”
二老朝祭台看去,只见祭台之上摆着猪、牛、羊三牲,香案之上还有纸做的金银元宝,祭案桌上还放着一坛御酒。
老者甲笑起来。
老者乙问:“你为何发笑?”
老者甲说:“你不是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