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抵抗》第35章


狗ㄈ缟竦钠媾樱叛读⒓锤系缴蜓粢笳抛髁刈鲋鳌U抛髁匦郎屯跽吲嗟撵缕疃畔丛┎⒔涞鞯缴蜓艏妫蕴钢蟹⑾掷疃湃瞬懦鲋冢煳纹湮览颊蚴厥梗彻芟陆?3个县的军政大权,以及一个兵工厂。这些,都成为李杜组织抗战的本钱。假如不是李杜反对内战的态度让大帅有些不满,他的职务还可能更高。
在日军所描绘的“北满”大地上,最活跃的两支义勇军,其一是马占山,其二就是李杜和滨江镇守使兼二十一旅旅长丁超的联军。
这两路部队,作为黑龙江省代省主席,马占山军多次围绕黑省省城齐齐哈尔展开攻势,而李杜的目光更注目于哈尔滨。
1932年1月,日军驱使熙洽派伪军进逼哈尔滨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暗中勾结日军,伺机投降。哈尔滨一时岌岌可危,李杜毅然率领主力西进,于1月16日突然抵达哈尔滨,联络部分爱国将领组织吉林自卫军,组织了两次哈尔滨保卫战。
李杜颇善用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中曾有一次绝妙的部队调动。当时,前线急需援军,巴黎全城的出租车一起出动,运送法军一个师迅速到达阵地,稳定了战局。李杜在开赴哈尔滨途中,托其好友,哈尔滨警政负责人王之佑同样调动了大批民用车辆,接李杜部入哈。李杜部队的突然到达,令准备投降的张景惠等目瞪口呆,稳定了军心人心。一时李杜获绰号“飞将军”。
经过激烈战斗后,哈尔滨最终陷落,李杜返回依兰,继续组织抵抗。在方正、依兰、密山等地抗击日本侵略者,2月3日,日军重兵逼近哈尔滨,为保卫哈尔滨,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持续到2月5日凌晨,在敌军强攻下,自卫军损失严重,防地相继失守,他痛心疾首,已无力挽救残局,于2月5日撤离哈尔滨,率军退守依兰。
退守依兰的李杜召集下江十三县绅商,带头毁家纾难,将银行存款和个人经营的面粉公司统统捐献出来,以充军备。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士绅、商人们积极协助抗战,李杜的部队迅速恢复。
1932年4月,日军抽调主力进攻马占山部,李杜乘机主动出击,集中兵力反攻哈尔滨市,试图以行动促进“国联”的李顿调查团支持中国立场。在这次攻势中,李杜指挥部队分三路向哈市推进,作战进展顺利,惊动四方。其左路纵队袭击铁岭河,准备沿绥哈线向哈尔滨推进。中路纵队攻克珠河,右路纵队占领宾县。部队的前锋已经到达哈市外围的上号。但就在哈尔滨指日可克的时刻,日军紧急调动进攻马占山的第十师团村井旅团和中村支队在伪江防舰队掩护下,乘船自松花江顺流而下,出其不意于5月17日突袭依兰,攻占了李杜部自卫军总部,反攻哈尔滨的行动失利。李杜在依兰战败,率余部经勃利转移到梨树镇,发电“只有杀敌李杜,以光我中华民族;决无降敌李杜,以污我中华战史”,仍然继续组织抗战。
1932年冬,日军集中三个师团,进攻在梨树一带的李杜残军,经两个多月战斗,李杜部据守的宁安、密山、下城子等地先后失守,其搭档丁超绝望降敌。李杜率残部节节抵抗,退入三江平原深处。
到1933年初,李杜部终于再无力支撑,于1月9日从虎林率部退入苏联,此后再未能重返沙场带兵。但是,李杜将军对于抗战依然继续做出贡献——张学良和中共最早的联系,就是通过李杜实现的,对促进西安事变的爆发,李杜可说功不可没。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建立的时候并没有设总司令,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这个位置,就是为李杜将军保留的。
引子
陈翰章,有“翩翩美少年”之称,干过记者和教师,却是抗联第一路军最能打的悍将。曾在面对面的恶战中击毙了日军敦化警备司令助川启尔大佐,在杨靖宇牺牲后仍在当地坚持了十个月,于1940年12月8日壮烈殉国,战死在镜泊湖畔,成为抗联殉国将领长长名单中的一员。日军割下了他的头颅,并围绕合影。照片放大冲洗出来的时候,看到的东西几乎让人眩晕!只见,陈翰章将军的头颅化作了一片白光,而且形状十分诡异,俨然一头白色的猛虎!这头猛虎耳、鼻、口、须、爪、身躯俱全,形象生动,正上身探起,伏在桌面上,瞪视着最右侧的那名日本军官!在日军的作战计划中,给陈翰章的代号就是“虎”,并出动一个中队,带着无线电台,专门追踪袭杀这头中国虎。
猛虎虽死,抗敌不休——也许,这是将军的灵魂在诠叙着自己的信念,也是抗联的信念。
1933年之后,随着义勇军主力在和日军的作战中溃败,东北抵抗力量的核心,转为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在红色抗日武装中,东北抗日联军可能是我们了解最少的一支了。
一方面,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人中不但有赵尚志这样黄埔军校出身的军事人才,还有华罗庚的学长冯仲云,清华经济系出身的于天放。战死黑龙江的张甲洲更是党让考北大就考上北大,党让考清华就考上清华的一代“考霸”。当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仅余一万余人的时候,抗联已经发展到三万余人。抗联有国际电台、电信训练班,甚至还制订了军衔条例。
另一方面,抗联是损失最大的部队,全盛时数万人的部队,在撤退到苏联编成八十八旅的时候,硬是连一个旅的编制都填不满。第一军军长杨靖宇战死,第二军军长王德泰战死,第三军军长赵尚志战死,第四军军长李延平战死……长长的阵亡名单诠叙着这支部队对国家和信仰的忠诚。
他们被切断了与中央的联系,到延安的路比到莫斯科还要遥远。缴获一本《论持久战》,是被从中文翻译成俄文,又从俄文翻译成日文的,早已词句不通,但依然如获至宝。建国前战斗得最艰难的红色军队,公认是南方八省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
1945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刘玉泉小队对其进行了强行侦察,并引导盟军彻底摧毁了这一日本关东军号称最强大的“国境防御工事”,该小队人员大部在战斗中战死,作为这场漫长的抗战中最后一批牺牲者,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向世界宣示着中国人14年中守护这片国土的决心。
于是,再现这支踏着冰雪战斗的队伍的形象,就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由于所处环境极端恶劣,大部分领导人和战斗骨干牺牲,东北抗日联军一直是抗战历史研究中文献记载较为单薄的一个领域。而从日本发现的史料,正可以作为敌人的证词,重现当年抗联的战斗历程。
一、东北抗日联军抵抗概略
在“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已经拥有一定的力量。事变突起又迅速派遣北平市委代书记张甲洲等出关参加抗战,态度颇为积极。但依照当时的指导思想,最初其主要工作在于推动上层抗战,所以武装斗争开展得稍晚。
1932年,眼看东北各地相次沦陷,中共开始注重武装斗争,其部队主要起源于三支力量,即杨靖宇领导的磐石游击队,赵尚志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周保中、李延禄等从王德林救国军中吸收的力量。同时,按照共产国际要求,当时的朝鲜共产党并入中国共产党,其武装力量也接受中共领导,使东北抗联前身武装得到了一定补充。杨、赵、周等也成为抗联最主要的领导人。尽管抗联及其前身各部起兵时日军已经攻占东北大部,但共产党人当时肯于吃苦牺牲和善于动员群众的优势,仍使东北抗日联军(这一名义提出较晚,这里泛指中共领导的东北各路抵抗力量)各部获得长足的发展。东北抗日联军最终发展成十一个军,总兵力数万人。后又编为三个路军,以骑兵为主,活动地区主要为长白山、小兴安岭山区和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地。
1938年开始,日本关东军启动对苏作战准备工作,数十万关东军压向中苏边界,挤压抗联生存空间,并在长白山区发起浩大漫长的“野副大讨伐”,抗联各部面临极大困难。1940年,杨靖宇牺牲,抗联残部很多撤退到苏联境内。这支部队后来组建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军后勤序列中称为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
抗联的失利,一方面是敌军力量过于强大,另一方面,日军采取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移民开拓团进入东北地区,也使抗联与人民的鱼水关系遭到破坏。而极“左”倾向带来的内部斗争影响,也削弱了抗联的战斗力。
但仍有一部分抗联部队在境内坚持,出境部队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