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15章


?br />
11月25日作关于当前工作任务的报告。
同日与陈丕显、管文蔚一起,在东台三仓欢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邹韬奋,向他详细介绍苏中根据地情况,并按照他的意愿安排他到苏中各地考察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情况。邹韬奋在视察了东台县许墩乡民选乡长的活动以后说:
“我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农民群众能投票选举乡长,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做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参观了粟裕指导创办的骑岸中学后说:“在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能办出这样一所中学,是不简单的。”12月15日,在新四军第一师机关举行的欢迎会上讲话,兴奋地说:“我在苏中看到了新中国的光明!”
11月苏中区党委发出《关于坚持敌后斗争及反“扫荡”的指示》,指出今后的任务和方针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坚持原地斗争,尽力忍受艰难,保存实力。
12月8日指示第一师参谋人员翻印毛泽东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参谋秦叔瑾在日记中说:“粟师长很重视这本书,他很熟悉其中的战法。”
12月16日在南通县骑岸镇主持召开苏中军区教育会议,并作总结报告,全面阐述部队教育的意义、方针、内容、方式方法和组织领导等问题。他指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的二重任务是:1坚持原地斗争,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扫荡”、“清剿”、“清乡”)。2积蓄与加强力量,准备反攻。政治教育的方针是:1坚定斗志。2坚持斗争。3坚强斗力——整风以改造我们的思想。军事教育的方针是:1灵活运用更分散更严重的游击战。2善于利用敌人“扫荡”间隙进行整训。3学习将来更残酷更复杂的正规战。
12月20日苏中区党委发出关于精简的通知,指出:精简是切合今天实际情况而又照顾将来发展的政策,必须根据目前环境及工作局面来切实地调整机构,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要求,边区和游击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应完全合一,平时分工负责,战时一同作战。区党委各部长、行署各处长的特务员、马匹一律取消,其他机关亦应尽量少用勤务员、特务员、马匹。1943年1月15日,又发出关于彻底实行精简的决定,要求各级组织落实精简计划,实行一元化领导,以适应坚持原地斗争的要求。与陈丕显、管文蔚分赴各地督促指导。到3月底初步完成,苏中区党政军民机关共精简9200余人,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区(第一师)3个机关只保留73人。
12月25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离开苏北阜宁县驻地,向淮南路东根据地盱眙县黄花塘地区转移。1943年1月10日到达目的地。
12月下旬指令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王必成率领第二旅一部及苏中党校、抗大九分校渡江南下,加强苏南地区的武装斗争。1943年1月13日,第二旅一部与在苏南坚持斗争的第十六旅会师,组成新的第十六旅,下辖第四十六团、第四十八团,王必成任旅长,江渭清任政委。
12月在苏中区党委机关刊物《党风》1942年第1期发表《关于军队供给工作问题》一文。文章指出:“虽然我们现在的军队距离机械化的程度尚远,然而由于敌人武器与技术的优良,也必然需要我们有更好的技术保障与良好的指导,才能战胜敌人,决不是单凭政治工作就能收到十全十美的效果的”。“为了战胜具有现代技术装备的敌人,除从政治上及人力动员上去压倒敌人外,还应在技术与装备上适当的提高,以改善敌我优劣悬殊的形势,争取战争的胜利”。
12月组织领导参谋人员总结1942年的军事工作和海上工作情况和经验,上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报告中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法宝之一,其中心是在于正确把握战略指导方针,否则是不能指导武装斗争的。因此,要使县以上干部懂得这个战略方针,懂得为什么采取这个原则,为什么说某些过高要求提出来是违背战略方针的”。“在战略指导上,我军军事行动进行到适可而止的程度,即应进行政治攻势,巩固已得胜利”。“在今天敌后斗争条件下,我们对于反共派的斗争,是与对日伪的斗争交叉错综地进行的,并且随时受到对日伪斗争的约束。所以说,今天敌后斗争,民族矛盾是主导的矛盾,也是基本的矛盾。我们对反共顽固派与日伪间的关系,要详加调查研究,认识其与日方存在的矛盾以及与伪方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能够联合的一面,以利用他们彼此间的矛盾。同时应该提高警惕性,充分估计到在何种情况下顽伪可能公开配合向我进攻,因为反共派在反共方面是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
从1941年到1942年,粟裕领导苏中、苏南军民作战350余次,毙伤日伪军7000余人,生俘日伪军6800余人,在临江濒海、地富人稠、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带,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清剿”、“清乡”,开辟了海上后方基地和海上交通线,创建并坚持了苏中、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3年36岁
1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举行新年团拜会,并欢迎刘少奇由华中回到延安。
同日在第一师干部会议上作《坚持原地斗争,保存有生力量》的报告。
同日日本侵华派遣军总部和汪精卫伪政府成立“苏北地区清乡主任公署筹备处”,制订《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工作总纲》,准备将苏中第四分区作为“第一期清乡实验区”。
1月5日毛泽东复陈毅、饶漱石电,同意他们去年12月23日电提出的在日军大举“扫荡”的严重形势下,新四军可能被迫在某些地区作分散布置的计划,“唯浙东方面不宜去人,恐抗战胜利时被国民党消灭,收不回来”。“在战后与国民党合作时,我们即须准备于战后开至黄河以北,这是总方针”。
1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对华中反“扫荡”的指示》。指出敌后形势可能日趋严重,要求根据地一切工作应避免张扬,采取各种复杂的方法来保存我之力量,以度过今后最危险的两年。
同日发出致中共中央华中局电,报告苏中反“扫荡”、反“清乡”斗争部署。报告认为,“今后苏中形势将空前严重,但在总的有利形势下,我们有充分条件克服困难”,“但为粉碎敌‘扫荡’、‘清乡’,达到坚持原地,保存力量,仍应从坏的方面作充分准备”。拟彻底进行精简,开展反“清乡”统战工作,加强反“清乡”战术教育,加强反“清乡”情报工作,加强党内团结和军民团结。
同日发出致中共中央华中局电,报告《关于组织敌伪工作机构及其目前任务及策略原则的决定》。
同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陈毅、饶漱石电:“同意你们送大批干部来延安,并同意赖传珠来延安,以粟裕为参谋长”。
第9章
1月12日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致第一师、第三师电:“如你们认为苏中兵力过多时,可抽派一个团到盐阜区,以便三师派一个团到淮海区活动。今后一师转移方向宜向北而非向南。”
同日苏中区党委敌工委发出加强对日伪军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抽调大批有条件的干部参加这一工作。
1月13日与管文蔚、陈丕显、叶飞、钟期光联名发出致陈毅、张云逸、饶漱石电:拟将苏中主力转移到江南浙东及淮南巢湖、无为地区。同日,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连复两电:“关于一师部队南移问题,我们已有数电要你们立即停止行动”。“中央已有指示,不要我们部队及人员到浙东去”。1月15日又电示:“一师转移方向主要当向北,而非向南”。
1月21日苏中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反“清乡”斗争中掌握青红帮的指示》,指出:日伪军在苏南“清乡”中利用流氓帮会,给我们以很大损害。在苏中反“清乡”斗争中,我们要对青红帮主动加以掌握,使其参加反“清乡”斗争,掩护我们的干部,孤立日伪军;同时注意他们的落后性和破坏性,不能助长它的发展。
1月25日在如东沙家坝召开的第一师直属队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要求坚决贯彻执行精兵简政政策,集结一切力量争取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提出五项政治号召:一、一切为了坚持原地斗争,反对退却逃跑;二、一切为了胜利,反对盲目硬拼;三、一切为了革命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