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年谱》第17章


13个团兵力向活动于溧水地区的第十六旅进攻。第十六旅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一部。粟裕于4月12日复电,同意首先集中全力迅速歼灭东面的一路,然后主力向西南转移占领优势阵地,威胁西南的一路,迫其后退,不必作连续的进攻。指出:“今后苏南局面可能是延续的摩擦与反摩擦斗争的局面”。“你们的作战方针,应是在自卫原则下,求得在一个战役中迅速、有利地解决一个战斗,即适可而止,以便休养兵力,准备应付可能继续到来之顽军的第二个战役进攻。这样才能保证以后作战的连续性胜利和建立我军的声威,才能保证我军在该地区站稳脚跟,对今后形势才会有利”。4月14日再次电示:“立即分散向敌后转移,不宜纠缠恋战,更不应犹豫迟疑”。
第十六旅按照这一方针坚决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歼敌2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围歼苏南新四军的阴谋。然后主动撤出战斗,除留下部分兵力在溧水地区外,大部主力转移到溧武路两侧日伪军占区活动。
4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指示,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决定,汤景延团(由崇明县警卫团与通海自卫团合编的通崇海自卫团)打入伪军内部,被改编为“苏北地区清乡主任公署保安司令部第二教导大队”。他们以此为掩护,进行特殊的隐蔽斗争,确保苏中与江南的交通联系,购买、运输根据地所需军用物资,搜集日伪军重要情报,掩护我党政军干部。9月29日,奉命举行军事暴动,扫除日伪军据点十余处,胜利返回苏中军区第四分区,休整以后编为“联抗”第二团。
4月18日发出在反“清乡”中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致各分区的指示,指出:
日伪军对四分区的“清乡”实际上是对苏中以至整个华中“清乡”的开始。反“清乡”是我们能否坚持原地斗争的关键。为此,各分区都应加强教育,克服太平享乐主义、资产阶级剥削思想和各种纪律松弛现象。
4月19日陈毅、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发出致第十六旅电:“苏南主要发展方向,应向敌后,而不应向国民党后方”。
4月20日发出致电,报告苏南反顽斗争经过。
4月中旬南通、如皋、启东、海门境内日伪军倾巢出动,采取梳篦拉网、分进合击的战术,对苏中第四分区中心区实施“清乡”,构筑长达175公里的篱笆封锁圈,封锁沿江沿海所有港口,境内据点由63处增加到200多处,在封锁线上设置大小检问所150个。苏中区党政军民立即展开反“清乡”斗争。
4月28日发出致各分区电:通报丹北地区反“清乡”形势,提出对丹北地区开展反“清乡”的意见,指出:“须估计敌对丹北‘清乡’是形势发展所必然。因丹北地区位于长江和京沪铁道间,是大江南北坚持抗战有极大意义的地区,我在丹北的活动对敌威胁颇大”。“因此需号召丹北全党以英勇的精神坚持丹北斗争”。“武装斗争为坚持的主要形式。环境最坏时以分散游击战就地坚持为主”。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指出敌清乡与各阶层的利害关系,以提高人民的抗战信心,揭破敌人欺骗、麻醉人民的阴谋”。
5月4日在第一师干部会议上作《目前部队中存在的不良倾向问题》的报告,指出:部队中存在的个人享乐主义、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等不良倾向必须加以克服。如果任其发展,不仅不能坚持今后的艰苦斗争,而且将使我们革命集团走向瓦解。
5月11日发出致第一、第二、第三分区电,布置各分区配合第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任务,指示一、二、三分区各组织一个20至50人的短枪队,协助四分区执行锄奸任务;对参加四分区“清乡”的伪军留守部队发动猛烈进攻,歼灭其薄弱与重要部分;对日军中与主持“清乡”的小林师团有矛盾而不积极动作的南浦旅团部队,采取不主动进攻的方针。
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和新四军医务节题词,并提出医务工作者修养的八字方针:“勤劳,忍耐,精细,温和”。刊载在1943年6月15日出版的《抗敌》第3年第4期上。
5月16日为准备打击“扫荡”东台以北地区的日伪军,率领第一师师部转移到第二分区。
5月17日苏中区党委发出《关于反对敌汪“清乡”与坚持原地斗争的综合指示》。
5月中旬日军为配合对四分区的“清乡”,命令南浦旅团集中日伪军400余人“扫荡”东台地区。苏中各分区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开展反“清乡”、反“扫荡”斗争,连续攻克日伪军据点10余处,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缴获步枪640余支、机枪9挺、各种炮5门,迫使敌人撤回“扫荡”兵力,配合了第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
6月2日中共中央电示陈毅、饶漱石:利用各师首长到军部开会时机,在师以上干部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整风。
第10章
6月上旬至中旬主持召开苏中区党委第二届扩大会议,并在6月15日的会议上作《半年来苏中工作总结及今后四大任务》的报告。报告分析苏中形势发展趋势,指出:“今后苏中形势的发展趋势,是有其特殊严重性的,因为苏中敌后根据地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就苏中面积而论,比欧洲的小国还大,苏中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物力、兵源皆为敌所需。我苏中地理位置南沿长江,北接盐阜,东濒黄海,西窥津浦,地扼京沪咽喉,为将来反攻的前哨阵地,战略上为敌我所必争。而我抗日民主政府与汪伪政府犄角对峙,上海就在眼前,点滴消息即可通过上海扩播全球”。“随着国际形势的好转,我们苏中斗争环境也日益严重,这是斗争发展的规律。这正如中央所指出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我们要咬紧牙关,以渡过今后最困难的二年”。“我们今后总的任务是,根据中央提出的敌后三大任务——战斗、生产、学习,积极增强主观力量,粉碎任何严重的‘清乡’、‘扫荡’,达到坚持原地斗争的目的”。为此提出四大任务:一、继续广泛发展人民武装及提高其战斗力。二、广泛开展社会教育运动及普及国民教育,加强干部学习。三、开展生产运动,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四、实施民主政治,加紧政权建设。
6月15日发出致新四军军部电,报告恢复苏南工作的部署。
6月17日陈毅、饶漱石等致粟裕电:“望你迅速动身来军部”,参加整风会议和汇报工作。
6月23日自东台吴家桥出发,去淮南新四军军部。他对此行作了精心设计:随行人员有侦察科长严振衡、测绘参谋秦叔瑾、总务科长王重和一个负责警卫的连队。往返路线,去时走南路,经东台、兴化、江都、邵伯到淮南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沿途视察苏中部队和抗大九分校师生;回程走北路,经淮安、宝应地区的车桥、曹甸日伪军据点附近接敌区、敌占区,返回东台第一师师部,对沿途地形、敌情进行实地调查。
6月日伪军继4、5两月的军事“清乡”之后,开始对第四分区为期三个月的政治“清乡”,占领了所有市镇和较大村庄,反复“清剿”和“扫荡”,强制推行保甲制度,实行残酷镇压和烧杀抢掠。
6月苏中军区提出开展城镇游击战争的口号,抽调政治坚定、机智果敢、有战斗经验的指战员组成短枪队,把游击战打到敌人据点里去,并且颁布《反“清乡”期间紧急治罪条例》,对“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特务就地处决。
7月1日到达第十八旅旅部。7月3日,随第十八旅转移到刁家庄。7月6日,通过昭关坝伪军据点渡过京杭运河,到达淮南根据地。
同日苏中区党委组织领导第四分区和第二、第三分区军民进行声势浩大的破击战,动员民兵、群众四万多人,在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掩护下,在一百多公里的封锁线上,火烧竹篱,挖毁公路,锯断电杆,把日伪军苦心经营三个多月的篱笆封锁墙破坏殆尽,打乱了日伪军的“政治清乡”计划。
7月11日到大通镇看望4月间由苏南转移到淮南的抗大九分校干部、学员。
7月12日到达新四军军部驻地黄花塘。
7月23日派王重化装潜入扬州,接在那里产后休息的楚青。
7月30日到新四军第二师参观访问,会见第二师师长罗炳辉。8月10日,返回新四军军部。
8月中旬向新四军军部机关和直属队介绍苏中反“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